本报讯(记者杨凌通讯员杨宇)3月13日,记者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悉,“十三五”以来,该区牢记“五大定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空中丝绸之路”引领区域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航空港实验区经济实力实现重要突破,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支撑水平不断巩固,内陆开放门户地位更加凸显,航空都市功能日益完善。数据显示,2020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1亿元,5年年均增长11.4%,总量是2015年的1.7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447亿元,5年年均增长7%,在全省和郑州市占比分别达66.8%、89.9%;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86平方公里,较2015年翻一番。
立体交通形成新格局。郑州机场升级为4F机场,客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已达5家,成功引入全球最大的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卡塔尔货航,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中已开通16个航点。郑州机场客货运规模连续4年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货运规模进入全球50强。郑州高铁南站主站房结构封顶,郑阜、郑万(郑州—襄阳)高铁建成通车,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与郑州机场联袂形成“空铁”双枢纽发展态势。
开放体系实现新拓展。“郑—卢”双枢纽战略深入实施,“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郑州机场开通客货运航线分别达到194条和51条,其中国际客货运航线分别达到27条和41条,初步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际枢纽航线网络。新郑综合保税区2020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103.5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封关以来“9连增”,稳居全国综保区第一方阵。机场口岸全面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中国(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功能性口岸达到7个,形成了内陆地区种类齐全的口岸体系。“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实现全覆盖,累计备案企业800余家,开通“菜鸟号”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线。河南联合签证中心常态化运营,成为河南最大的签证便利化平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项目北方区域协同中心、马来西亚商贸服务中心等外事机构落户,掀开河南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稳步扩容,累计入驻企业200余家,年产值突破3200亿元,初步形成从芯片、靶材、模组、面板到整机的产业链布局。新入驻投产行业龙头医药生产研发企业23家,落地一批国际领先一类新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以航空枢纽为依托,冷链、快递、电商物流为代表的航空物流业快速发展,累计入驻物流企业400余家,初步构建起服务于航空运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跨境电商连续5年爆发式增长,业务单量和货值分别是2015年的186.8倍、126.6倍,已成为郑州市外贸进出口新的强劲增长点。华锐光电、郑州合晶、东微芯片靶材、浪潮安全可靠生产基地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签约入驻、建成投产,均填补全省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