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家小店让美丽山村绽放异彩

2021年04月16日09:28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李海旭通讯员贾星星

  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素有着“九镇十八湾”的胜景和美誉,而田铺大塆就是最璀璨的那一个。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是坐落于新县东南部青龙岭山脚下的一个古村落,距离许世友将军故里7.5公里,距离黄毛尖国家森林公园约10公里。该村坐北朝南,三面环山,村前溪流潺潺,自然风光幽美。村子里的建筑保持了土坯墙体、斜顶瓦房,属于典型的豫南民居风格,既有北方的硬朗、又有南方的灵秀。该村被很多游客赞叹称为“河南的小江南”。

  民宿和农家乐田铺大塆村民当上了老板

  走在田铺大塆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上,常会遇到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不时有阵阵欢声笑语从一户户农家小院里传出来。该村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后,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当起了老板。在一家家农家乐雅致的小院里,游客们常常围桌而坐,嗑着瓜子,喝着信阳毛尖,好不惬意。

  在村子西北角,有一家名叫“久久山居”的农家乐餐馆。65岁的老人张以荣既是这家的女主人,也是这个农家乐的“大厨”。午饭时间到了,一盘盘飘香的信阳菜从厨房里端了出来。张以荣介绍说,炖肉糕这道菜是自家纯手工制作,香而不腻、滑而不油。另一盘荤菜是泥鳅炖豆腐,滑溜溜的口感、嫩嫩的肉质颇受游客欢迎。还有橡子豆腐、清炒野芹菜、野笋尖炒肉丝等特色菜,都是取之于当地野生食材,既美味又健康。老人告诉记者:“我们这家店2019年12月底开业,去年虽受到疫情影响,但全年仍有10万元的营业额。今年游客增多,预计收入会增加一倍。”

  在该村的北边,有三间建于明末清初的老房子,这里承载着全村人的美好回忆和乡愁,故取名“时光老舍”。在这里也有位老大娘正在经营着自己的烤红薯生意,一群游客被薯香吸引,站在巷子里吃了起来。

  下午五点半的时候,夜色开始降临,村子里悬挂着的红灯笼统一亮了起来,夜晚的田铺大塆与白天相比,又呈现出另外一番韵味,暖色的灯光为村庄增添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朦胧之美。“老家寒舍”是村里开的第一家民宿,房间干净整洁,装饰和摆设淡泊素雅,洁白的被子厚实柔软,身处异乡犹在己乡。

  “老家寒舍”的女主人袁业叶,梳着及腰的马尾辫,笑容明媚。她说:“我们家有三间客房,去年住宿收入10多万元,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现在这间小门面是我们家的厨房改造成的民宿‘前台’,也兼卖新县土特产,平均一天能卖1000多块钱。”这家民宿客厅的墙上挂着这个家庭几代人的红色家史。田铺乡党委书记李文林介绍说:“这家男主人韩光莹的爷爷是伤残老红军,三爷爷是红四方面军,19岁时在作战中英勇牺牲;父亲是党员,曾任大队干部,韩光莹本人也是党员。2012年韩光莹远赴韩国务工,2016年得知老家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于是毅然回国将自家的老宅进行改造,村里第一家民宿就这样诞生了。2019年他牵头成立民宿合作社,带动21户村民开办民宿走上致富路。同年,高中毕业的儿子参加空军招飞,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为飞行学员。”一家四代红色史,这也是新县这个红色将军县许多家庭的缩影。

  该村像“老家寒舍”这样由村民自营的民宿,目前共有21家,农家乐餐馆共有11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在巷子里的珍珠

  在村子连廊尽头,有一个门前边摆着绣花鞋和绣花鞋垫的醒目小店,这是一间叫“匠心工坊”的手工作坊店。店里整齐摆放的都是绣花鞋垫,每一双鞋垫都有纯手工绣制的精美图案,每一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一款都有着吉祥寓意:有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喜上眉梢、鸳鸯戏水,等等,花样繁多,五彩缤纷,令人叹为观止。鞋垫100元一双,销路不错。据了解,这种豫南刺绣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村子里第二条小胡同中,有一家写着“不秋草”三个大字的院落。“人天解种不秋草,欲界独为无色花。”不秋草就是竹子的别名。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挂在院子里的一排手工竹编:大大小小的竹篮、竹筐、果盘,件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小院里常住着一位叫余品林的老师傅,院里的竹编全部是他用手编制而成的,材料取自田铺本地丰富的野生毛竹资源。田铺竹编工艺也是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余品林则被认定为新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这些“非遗”,安静地藏在田铺大塆的巷子里,却挡不住它们散发的光芒。在新时代不仅被传承,而且不断被发扬光大。

  多彩创客小店为美丽山村带来别样风采

  田铺大塆里除了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和小店,还融入了许多时尚元素。在胡同深处,有一家名叫“女朋友的店”,故事源于一个小伙子在乌镇认识了他的女朋友,想为她开一家店,于是来到田铺大塆做了一名创客,开了这家店。店里卖的东西都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洁白的珍珠项链和手串、穿着大婚纱裙的芭比娃娃等。小巷对面,不久刚刚开了一家民宿,村民取名“男朋友的家”,吸引了往来游客眼球,趣味十足。

  再沿着巷子一路往南,是“80后”的童年体验店“李雷碰上韩梅梅”。店里货架上摆放的商品都是“80后”小时候玩的小玩意儿,比如铁皮青蛙和公鸡、彩虹圈、小赛车等,左边的桌子上放着老电视机、老收音机。店里的物件都承载着“80后”童年的记忆,受到“80后”游客的欢迎。

  刚走出院子,抬眼就看到对面有两位大姐正从窗子里探出头,热情地向游客打招呼。大姐介绍说:“这果汁饮品店和小吃店,是蔓乡公司开设的。我们在这里打工,一个月两三千块钱工资。”果汁店旁边是名叫“串门儿”和“碰瓷儿”的店铺——一家珠串店和一家手工瓷器店。此外还有“花音年代”老上海民国风格的咖啡厅,书吧、酒吧、茶舍以及“一米阳光”网红打卡地等新潮店铺,为田铺大塆带来了新时代蓬勃的力量和热气腾腾的气息,也为村民就近就业提供了好机会。

  “2015年,上海蔓乡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田铺大塆三色农耕园艺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合作打造创客小镇;2015年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6月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田铺大塆看望老区群众。田铺大塆前年游客量100万人/次,去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游客仍有52万人/次;今年游客数量预计将会再次突破100万人/次。游客集散中心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李文林自豪地介绍田铺大塆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美好前景。

  今天的田铺大塆,不管是古朴的民房、窄窄的小巷,还是池塘和古井,可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作为河南第一个以创客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田铺大塆的44家小店让这个古朴的村庄充满了勃勃生机,成为一片创业热土。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