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观众在参观体验“赫赫夏都”篇章。黄政伟摄
□河南日报记者陈茁温小娟
暮春初夏,黄河之滨。一场万众瞩目的文化盛事“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华彩绽放中原大地——
海内外人士齐聚河南,拜谒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郑汴洛携手推介“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沿黄九省(区)珍宝“娓娓道来”五千年历史……一系列活动,展现了丰富灿烂、历久弥新的华夏文明,倾诉着同宗同源、守望相助的黄河儿女心声,宣示着黄河文化作为“根”和“魂”的强大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厚重文化底蕴,滋养并激发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与追求。传统与现代融合,科技与创意碰撞,河南文化乘风破浪,正以更加出彩的姿态,惊艳世界。
赓续千年文脉,“出圈”正当时
刚刚收官的黄河文化月,不仅线下活动高潮迭起,还收获了全网40亿次的点击量。
就在黄河文化月期间,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伊川徐阳墓地全部入选。至此,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已达49个,继续领跑全国。网友纷纷点赞:“河南太牛了”“值得骄傲”。
河南文化频频“出圈”,是中原文化“破茧”的自然结果。
作为华夏文明之根,从映照中华文明曙光的仰韶文化,到黄帝在灵宝铸鼎祭天;从二里头夏都遗址揭开“最早的中国”神秘面纱,到“丝绸之路”唯一道路遗址的崤函古道;从老子、庄子到张仲景、杜甫等圣贤名人……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文化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意味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核心要义。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同。
今年“五一”假期,全省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5526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29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继清明小长假后,龙门石窟在“五一”假期再次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景区”。
赓续传统,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可亲、可感、可触。近年来,我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人民群众在亲眼欣赏和亲身游历中感知灿烂历史、认同核心价值。
徜徉于建业电影小镇、百年德化老街的旧时光,走进黄帝故里体验情景歌舞《黄帝千古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再去开封清明上河园“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这样的“诗和远方”谁不向往?
“未来我们需要打造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地标性文旅项目、标志性文旅品牌,以它们为载体,让人们在感知黄河、感悟黄河文化中,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说。
科技加持文化,国潮更时尚
“我们今天正式入驻北京三里屯‘有间国潮馆’啦。”5月8日,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兴奋地告诉记者,河南博物院打造的“考古盲盒”自去年12月火爆“出圈”后,豫博文创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同一天,首届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名单揭晓,河南博物院饕餮乳钉纹四方杯、饕餮纹吸尘器榜上有名。
河南,本就积淀了数千年的文化宝藏,守正创新,是黄河儿女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河南的实践,步伐铿锵,路径明晰。
——传统文化融入时尚表达。古老的“考古”与时尚的“盲盒”碰撞出了“爆款”,“妇好鸮尊”“云纹铜禁”化身冰箱贴、胸针、项链,甲骨文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传统文化以时尚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赋能,文物“活”起来。不久前,洛阳龙门石窟流落海外的“帝后礼佛图”因科技而“复活”,通过装束复原和情景演绎,让真人版“帝后礼佛图”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科技的加持下,从3D扫描、3D打印到AR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多“沉睡”千年的文物不断地被“唤醒”,走入大众视野。
——文化创意,催生新业态。
集工业风与文艺范儿于一身,兼具厚重感与小清新,郑州、洛阳、安阳、济源给老旧工业区注入文化新创意,老厂房纷纷变身画廊、舞台、文化公园、民宿、遗产博物馆等,成为城市新的“网红”打卡地,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
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艾草”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创造它的新价值,研发出传统艾条、艾绒、艾粒、艾叶精油等百余种产品,小艾草摇身一变,成了我省多地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枝玉叶”。
只有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找到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发掘、展示、传播,才能不断吸引眼球,让古老文化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汇聚澎湃力量,中原更出彩
立夏刚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门前,微风轻拂、麦浪翻滚。6月5日,农历芒种,由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的大型实景演出就将在此亮相。用王潮歌的话说,这是一个令世界惊叹又独属河南的作品,只为让世人看后发出一句感叹:只有河南!
黄河文化穿越千年,让今天的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沁人芳香,就是因为它在保护传承中不断丰富与完善,从而焕发时代光辉。
“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南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努力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构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幸福美好家园,河南规划了清晰的目标和“蓝图”。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打造寻根之旅、爱国之旅、红色之旅、创业之旅,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实施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体现中华悠久文明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实施黄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黄河文化标识工程、古都古城风貌再现工程、非遗记录工程,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到2025年,把我省打造成为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黄河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已定,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等地黄河生态廊道如诗如画,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文化强省之光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让生活在这片古老而现代的土地上的人们,享受文化,反哺文化,创造文化,共同见证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嬗变。
九万里风鹏正举,五千年云帆高扬。不负殷殷重托,坚定文化自信,擦亮文化底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沃土,全面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中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绚丽出彩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