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浩荡润民心

2021年05月16日08:41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6点要求

  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

  1、坚持系统观念

  2、坚持遵循规律

  3、坚持节水优先

  4、坚持经济合理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6、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河南日报南水北调报道组

制图/周鸿斌 王伟宾

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怡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 王铮 摄

  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气象万千。这座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就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一渠清水由此北上,纵贯千里,润泽华北,造福中华。

  这不是总书记第一次考察南水北调工程。工程、水质、生态、移民……他深邃的目光,始终牵系着这一令他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还专门向南水北调移民致敬。5月13日下午,在移民户邹新曾家中,总书记同一家三代围坐在一起聊家常,一番深情的话语让无数人动容: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一渠出,人心安,华北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这样一项牢牢守住了民心的世纪伟业——这条绵延千里的人工天河,是解渴广袤北方的输水线,是保障亿万民众饮水的安全线,是复苏万千河湖的生态线,是畅通南北经济的生命线,为破解制约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大局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部南水北调史,也是新中国的发展史与奋斗史,是人民至上理念的忠实记录和出色答卷。这种光辉历程和精神力量,将随着时光的流逝日益丰满和丰富,根深叶茂,历久弥新。

  这条人工天河涌动着伟大复兴的梦想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习近平

南水北调穿黄工程 河南省水利厅供图

  5月14日,一组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统计数字新鲜出炉:截至当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累计供水364.22亿立方米,相当于调出超过8个太湖、约2600个西湖的水量。

  东、中两线,南水行经的版图日益扩大,成为沿线40多个城市、300多个县(市、区)的重要水源,受益群众超过1.2亿,其中中线超过7900万人受益,我省受益人口达2400万。

  这些南来之水,连通长江与黄河,跨越崇峻的高山、广袤的平原,经过众多的城市和乡村,最终到达“喊渴”的北京、天津,逶迤曲折,跌宕起伏,就像工程本身从设想到规划、从规划到实施的漫漫征途。

  这条千里清渠,贯穿了新中国的历史,凸显了中国人突破生存困境、谋求未来发展的卓越智慧。

  1952年深秋,59岁的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开始了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外出视察。他此行的第一站,选在了位于开封的黄河岸边。面对眼前的滔滔大河,他并没有过多地谈论如何治理黄河的问题,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战略构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彼时,“南涝北旱”为时已久。此后年间发生的旱情,一再凸显着这种资源失衡的困局。三年自然灾害、1986—1988年大面积旱灾,为害之烈,令人刻骨铭心。2009年,全国冬小麦近半受旱,受旱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重,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近在眼前的2014年,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旱情,河湖干涸,土地龟裂,旱魃之威,触目惊心。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介绍,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的黄淮海平原,正是水资源短缺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从历史经验看,我省大约5到6年就有一次大旱。由于多年超采地下水,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首都北京城区地下水位一度下降了近40米,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前,有经济学家曾做过测算,在理想的用水环境下,北京水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大约是800万,而当时北京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2000万,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这不仅是北京一个城市面临的用水困局,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水危机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危机,因为它会直接导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健康危机乃至生存危机,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水资源格局决定着发展格局。南水北调,不仅将为沿线各地输送生命之源,也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奠定生态之基、插上腾飞之翼。

  平顶山市居民张海青至今对2014年的那场大旱记忆犹新。那一年,持续蔓延的旱情让平顶山市的143座水库干涸了69座,49条河道断流了39条,“水缸”白龟山水库也见了底,这座人口达百万的城市供水告急。洗浴中心、洗车行全部关闭。用水最紧张时,市里动用了消防车为市民送水,一家只限一桶。“当时家里差不多一个月没拖地,地板都黑乎乎的。”张海青说。

  关键时刻,南水北调应急调水,丹江水400里驰援,为这座城市的百万市民解了燃眉之急。

  那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没有正式通水。由于大旱,平顶山市有幸成为喝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一口水的城市。“一渠清水救了一座城”的佳话,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张海青说,直到那时,他才明白他的先辈们为何对南水北调翘首企盼,也明白了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从源头来到他的家乡,走过了一条多么漫长而曲折的路途。

  那一渠南来之水,涌动的是一个民族的梦想。

  为了从长江调水这个世纪构想,几代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艰难的南水北调线踏勘工作整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引水方案:修建东、中、西三条输水线路,将南方的水输送到干渴的北方。

  完成南水北调这个空前绝后、改变地球水系的水利壮举,不仅需要解决一系列难以克服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更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国力支撑。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不过2500多亿美元,人均290美元,只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0%。就当时的国力而言,还不足以完成这个宏大工程。

  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积累了雄厚的国力。建造这一“国之重器”,万事俱备,只待号令。

  2003年12月30日,走完漫长而艰难的论证过程,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数十万名建设者铺展在中国大地的工程现场,他们或许想不到,他们引来的浩荡清流,将助力沿线各地跃入发展新阶段、构建发展新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千帆竞发。

  郑州航空港区,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枢纽之一。国际货运航班在这里中转,以它为中心,2小时航程为半径的辐射圈,足以覆盖中国90%的人口聚集区域。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了这个优势,纷纷在此跑马圈地。昔日的一片荒芜之地,如今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深居内陆的郑州,也由此一跃成为航空大都市。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航空港区的规划,与南水北调工程密不可分。没有南水北调工程,郑州现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本满足不了航空港区雄心勃勃的规划。富士康入驻这里,南水北调工程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这片被中线工程环绕的区域,后来被规划成了今天的航空港区。一个脱胎换骨的大都市,从这里崛起。一个充满希望的大中原,从这里起飞。

  这条人工天河,见证了世界的沧桑巨变,迎来了古老东方大国的崛起,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润泽华夏,腾跃东方。

  这渠南来之水写满了感天动地的故事

  为了沿线人民能够喝上好水,大家舍小家为大家,搬出来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习近平

  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天刚蒙蒙亮,王建青、王焕珍夫妇就起床了。王焕珍习惯性地走进厨房做早饭,丈夫拿着扫帚和铁锨,走进56座移民丰碑中间,拭去碑身上的尘土和落叶,把碑四周垫平。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他们夫妻已经过了10年。

  这些因河南日报倡议而树立的移民丰碑,上面工工整整地镌刻着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4万移民的名字。碑身上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名字留在了这里,人却像一粒粒种子,散落在遥远的异乡。

  这里,已成为淅川移民回乡探亲时的追思地。他们的故乡,已经永沉水底,回乡探亲时再也找不到寻根问祖之地。他们的名字刻在碑上,便如漂泊的心灵融入了故乡山川。

  丰碑无言,是故乡对游子不能忘却的纪念,是国家对大爱报国的移民无声的礼赞。

  5月12日,李国仁来到一块石碑前,很快就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尽管已经离开故土多年,但他站在碑前,用颤抖的手抚摸着自己的名字时,依然觉得自己是土生土长在故乡田间的一棵庄稼,是游进丹江口库区里的一条小鱼。

  他这次回到老家观沟村,是带着女儿李淅燕看望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女儿的名字是爷爷起的,淅川县的淅,小燕子的燕。爷爷希望她能像小燕子一样,迁徙再远也能记得回家。

  李淅燕的新家在新郑市薛店镇,村名也叫观沟村。虽然新家不再依偎着碧波荡漾的丹江水,但故乡的名字依然保留在这块新的土地上。

  大多数移民新村,都保留着故乡的名字。他们以这样朴素的方式怀念着故乡。

  数里之隔的郭店镇新李营村,2010年8月21日由淅川县上集镇新李营村搬迁至此。除了延续原来的村名,村民们还会用另一种方式回味那种割不断的乡愁——每年的8月21日,傍晚一到,音乐一响,大家不约而同地奔向村广场,一起观看当年录制的搬迁视频。

  这样的集会,仿佛已成了新李营村村民怀念故乡的新民俗。

  故土难离。从这些故事里,我们不难想象移民们背井离乡时的情感损失和心理创伤。更何况自上世纪50年代兴建丹江口水库以来,淅川百姓历经大大小小7次移民,前后近40万人搬离故土。他们失去的,是难以割舍的亲缘与地缘,是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以及刻入骨血的乡土记忆。在遥远而陌生的异乡,他们的生命轨迹将被重新规划。

  几十万这一庞大的数字,意味着数不清的离合悲欢。但为了国家,他们眼含热泪却义无反顾。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是南水北调世纪梦想的顺利推进。

  他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佩和尊重。

  当移民们挥泪告别家乡时,移民干部们却经历着另一番考验。

  不久前,曾任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省移民办主任的王树山来到平顶山,为当地一所大学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想政治课。他演讲的主题,就是南水北调工程及移民。类似的主题,他已经讲了很多次。

  他用一组数字来说明当时移民搬迁的难度与强度。

  三峡工程实际搬迁农村移民55万人,历时17年,平均每年搬迁3万多人。

  黄河小浪底水库搬迁农村移民近15万人,历时11年,平均每年搬迁1万多人。

  而我省丹江口库区的16万多人要在两年内完成搬迁,每年要迁移、安置8万多人。

  我省原定的目标是在四年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为了满足移民早搬迁、早稳定、早发展的迫切愿望,我省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主动将搬迁时间压缩为两年。“四年任务,两年完成”,而且要做到不伤、不亡、不漏一人,沉重的压力落在了移民干部头上。

  他们面临的,是史无前例的大搬迁。摆在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大挑战。

  面对背井离乡的移民,他们需要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直面苦与痛、泪与汗,甚至生与死。

  王树山很熟悉的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副所长王玉敏,患有严重肺气肿,从移民工作开始,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镇13个移民村,行程1万多公里。2011年6月20日,当人们打开他的房间时,发现他已经浑身僵硬,没有人能说清他去世的时间。

  在两年的移民搬迁过程中,共有13位基层干部倒在移民搬迁一线。这13人中,有6人在工作时猝然倒下,没能给家人留下一句话。

  空前压力下,移民干部们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在任务结束后,痛快地大哭一场,大喝一场,大睡一场。

  面对困难重重的搬迁,他们需要攻坚克难、勠力同心,在每一个细小环节上睁大眼睛、绷紧神经。

  王树山的书柜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册厚厚的移民搬迁方案。

  他介绍,在搬迁时,各地移民指挥部把搬迁预案和操作流程分解为46个“关键环节”和“规定动作”,每一个年老体弱、临产孕妇、高危病人等特殊移民群体,都有医护人员全程照顾;每一个搬迁车队,都有警车全程护送;每一个移民家庭到达移民新村后,都有当地干部定点联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每一次都是一场浩大战役。”王树山说,搬迁高峰时一天搬迁7个批次,搬迁人数5000多人,各种搬迁车辆2000辆以上。他清楚地记得,2011年8月14日这一天,中暑的移民干部有130多人。

  移民干部,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群体。

  5月11日上午,11岁的周荥生正在荥阳市王村镇第三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他是村里最小的移民,他的出生日,就是全家从淅川县搬往荥阳市的那一天:2010年8月10日。

  “荥生,取在荥阳出生之意。”小荥生的妈妈李娜说。

  李娜回忆,那天,在随搬迁车队前往荥阳的路上,她突然感觉身体“不对劲”。“幸亏当时每辆车里都有医疗人员,否则俺娘俩儿就危险了。”她说。

  荥生,这个名字意味深长。

  这项千秋伟业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力量

  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种田务农、外出务工、发展新业态一起抓,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习近平

焦作精心打造南水北调绿化带,提升城市品位,同时为市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资料图片

  尽管已经过去了11年,李国仁还清楚地记得他刚搬迁到新郑市观沟村时的情景。那天他刚走进新家,移民帮扶干部就送上一袋大米、一提面条、一部电话、一捆青菜。电话加送有20元话费,每捆青菜都有一把葱和一块姜。他当时并不知道,下车伊始,迎接他们的这些物品,只不过是整个移民安置计划的一部分。

  迁入不是尾声,而是移民安置新的一幕的开场。

  李国仁搬迁到新郑市的第一年,他就体会到了新家的好处: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当时,村里经过土地流转引入农业科技公司,建立了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每年直接为村里带来60多万元收入。村民在示范园里务工,每月能挣三四千元工资。村子周围企业众多,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短短两三年时间,村里200多户人家,与当地“结亲家”的就有20多户。他们渐渐地融入了当地生活。无论外来的搬迁户,还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居民,都在共同生活中开始融为一体。

  这两天,李国仁回淅川老家看望父母时,默默地把当初后靠安置留在老家的乡亲和现在的自己做了一个对比,发现自己“混”得竟然比大多数人都好。在他回到新郑市那个也叫观沟村的村庄,看到新村入口处自家小楼时,他感觉家乡真的已经成了老家,而眼前的这个新家,已成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现在李国仁再打量自己的新村,发现了很多习以为常但跟过去大不一样的地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子里停满了小轿车,墙上贴满了招聘广告。街道上好像突然出现了很多陌生人,原来都是在村里租房的外地人。这让他恍然有了自己已是城里人的感觉。这是他在老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这种心境的改变,也同样发生在被称为“移民标本”的何兆胜老人身上。

  何兆胜一生中,曾经历了三次移民,最终落户在辉县市的常村镇。

  上世纪50年代,他第一次告别故乡、远去青海,领到的是一件大衣、一套棉衣、一床被褥。

  上世纪60年代,他再次离开家乡、迁居湖北荆门,得到的是400多块钱补助和半间土坯房。

  2011年,当他第三次告别家园,拥有的是通水通电、宽敞明亮的新居。

  这变迁,折射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也彰显出中国之治的智慧和力量。

  ——集中力量办大事,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

  对丹江口库区很多非自愿移民来说,迁移导致他们丧失掉原有的生产资料、谋生方式和社会关系网络,迫使他们常常面对贫困的风险。

  非自愿移民所触发的现实问题,考验着一个时代的智慧,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

  在我省移民搬迁和安置过程中,迁安双方各级党委、政府将移民工作列为倾力参与的“一号工程”,全省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5万多名党员干部奔波在搬迁一线;25个厅局组成移民迁安包县工作组,驻村蹲点,全力帮扶;省直36个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出台了配套政策,向移民征迁安置市、县倾斜支持资金50多亿元……各项政策、资金的有效集成,使移民遭受破坏的生计得到重建,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国务院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稽察组在向河南省反馈意见时盛赞:河南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成功经验,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创新,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人民至上,书写着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动人篇章。

  ——创新产业帮扶方式,让移民能发展、可致富。

  每年香菇上市,是辉县市常村镇仓房村最风光的时候。新乡、焦作、郑州等地的商贩,会蜂拥而至,面包车、三轮车、大货车,把村口堵得严严实实。

  一座座温室大棚、整洁的街道、漂亮的二层小楼、忙着采香菇的村民……这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远的移民安置点,目前已建成香菇大棚近百座,成了大名鼎鼎的香菇专业村。

  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我省摈弃了以往撒胡椒面的方式,按照“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集体收益全民化”的“三化式”帮扶思路,先后实施了强村富民战略、移民企业挂牌上市、探索推进“移民贷”等举措,在全省移民村中催生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村。2020年,全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51元,是移民搬迁前的3.6倍。

  每一条措施,都有一个共同的鲜明导向:政之所出,唯在利民。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让移民能自治、可受益。

  新郑市新蛮子营村从淅川搬来后,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党支部书记曾连换三任。

  搬迁导致群众思想动荡,新旧矛盾集中爆发,存在诸多治理难题。我省建立了移民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三会两组织”(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会,经济管理组织、公共服务组织),在村级治理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村里事情公开透明,群众知情了,也就稳定了。”这是村里实施民主议事会制度后,新蛮子营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定的由衷感慨。村里的土地流转、分红等大事情,都由民主议事会商量决定。曾经矛盾丛生的移民村,如今风平浪静。

  发生在中原移民村里的一系列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于无声处积累着恢复和改善移民生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在洼地中奋力一跃,在困境中破茧成蝶。如今的移民村,处处洋溢着生机活力,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曾经如种子一样散落各地的移民,如今已在新家园长成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不知不觉间,春夏秋冬在听不到江河涛声的地方悄悄溜过;不知不觉间,他乡已成故乡。

  这泓碧波清流澎湃着迈向未来的乐章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习近平

沙河渡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高长岭 摄

  来自南方的一渠清水,连通起远隔千里的长江与黄河,连接起一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奔涌向华北平原的千家万户。沿线的山川河湖、城市乡村,在汤汤清流的滋润中,体味着千里外的江汉之水如何滚滚而来,又如何走完漫漫长途。

  2000多个日夜的不懈奔流,累计输水超360多亿立方米,惠及24座大中城市120多个县(市、区),向受水区47条河流生态补水。作为“四横三纵”中华大水网中浓墨重彩的一“纵”,中线工程涟荡千里,汇通江河,一改我国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的水资源失衡困局,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支撑起沿线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既是水源区又是受水区,渠道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南水北调对我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是已被验证过的调水效益。

  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是严重缺水地区。而每年近38亿立方米的调水量,无疑极大缓解了我省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处于我省受水区的11个省辖市、40个县(市、区),既是全省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全省农业受旱面积最集中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南水北调调来的水量,占到城市供水的一半。这些宝贵的南来之水,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禹州市神垕镇是声名远播的“钧瓷之都”,也被专家称为“唯一活着的古镇”。但在厚重历史与华美钧瓷背后,是这里千百年来难解的缺水之困。

  在南水北调通水之前,水窖几乎是神垕镇山区居民家中的“标配”,村民夏天也难得洗澡。用上丹江水后,神垕居民最大的变化,就是用了多年的水窖被填上了。

  “过去水质不好,杂质多,对瓷器的光洁度也有影响,现在用上丹江水,瓷器品质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惠祥瓷业负责人说。

  过去,火赋予神垕神奇的色彩。今天,水正托举起这片土地新的梦想。

  这是被南来之水浸润出的生态画卷。

  5月14日,在许昌中央公园陈庄观景平台,80多米宽的水系如同蓝色的飘带向远方延展。沿公园绿色步道信步而行,入目或绿草茵茵,或小桥流水,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景。

  一泓清水让这座曾经极度缺水的北方城市“颜值”倍增,被人称为在水声中醒来的城市。泛舟护城河,环游许昌城,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让许多游人为之沉醉。

  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年向沿线受水区河湖生态补水,我省受水区域河湖水质提高,水生态系统修复,地下水位提升,绿地面积增加,一幅生态新画卷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这是被长渠碧波托举出的壮美前景。

  2019年7月19日,随着尼日利亚外贸集装箱启运,周口中心港实现了集装箱豫货首次出海。

  周口,三川交汇,一河穿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曾创造过“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辉煌,素有“小武汉”之称。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水负荷逐年增加,人口超千万的周口,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一度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全国同期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分之一。随着气候变化,上游的平顶山、许昌许多河流相继干涸,沙颍河数度断航,周口航运一度失去了往日的风光,昔日船来舟往、帆樯如云的景象几乎成为历史。

  在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城市实施生态补水后,不仅周口,平顶山、许昌、漯河等上游城市也有了通江达海的机会。目前,沙颍河沿线已规划建设漯河港郾城港区、舞阳港区,许昌港襄城港区和平顶山港叶县港区,一条“黄金水道”正在加紧构筑。沿线船只汇聚周口,我省将催生出一个繁荣的沿沙颍河经济带,诞生一个对接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

  这是被一泓碧水倒逼出的产业变革。

  水质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南阳,摈弃粗放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做法,累计关闭重污染企业800多家,关停并转污染企业460多家,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地处渠首的淅川县,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产业成为必然选择。全县50多个小流域,软籽石榴、薄壳核桃、金银花等生态作物漫山遍野、生机勃勃,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泥沙每年减少200多万吨。

  发展增量不增污。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带动受水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传统农区农业提质增效增收,都市生态农业不断壮大。一渠清水“价比黄金”,不断提升着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

  发展是硬道理,水则是硬约束。每一滴晶莹水珠,都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算盘上的算珠,度量着每个人知水、护水、节水的分值。

  治水如治国。水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映照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新发展阶段,对加强和优化水资源配置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5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未来的华夏大地,将以长江丰富水源为依托,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通过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国家水网骨干。

  这张水网,不仅是一张促进协调发展的大网,也是一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的大网。

  这是对水资源的重新组合,这是水以人们所能想象、所能设计、所能实现的最合理方式进行的流动,这是一个为了泽被苍生、永续发展所筑就的伟业。

  地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河南,在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中作用突出,任重道远。

  当重新组合、重新配置、重新流动的江河水脉呈现于中国腹地,我们所有的追求与付出,都深深地凝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江河之水,生生不息。

  天地之中,奋斗不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时间表

  ●2002年12月23日

  国务院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3年12月30日

  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5年9月26日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

  ●2005年9月27日

  中线关键性控制工程穿黄工程开工

  ●2006年4月15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北至漳河南工程建设管理委托合同签字仪式在郑州举行拉开了我省中线工程建设的序幕。

  ●2009年8月16日

  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搬迁正式启动,首批移民告别库区

  ●2010年3月31日

  丹江口大坝需要加高的54个坝段全部加高到顶

  ●2010年9月27日

  中线穿黄隧洞工程全线贯通

  ●2013年12月25日

  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

  ●2014年12月12日

  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总策划:董林 刘雅鸣 统筹:张学文

  执笔:董学彦 张海涛 陈慧 夏远望 谭勇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