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君
尽管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看到袁隆平先生逝世的消息时,内心仍然满是错愕和惋惜。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袁隆平先生那种追求科学的求真精神、为国为民的崇高信念、淡泊名利的风范境界,让人尊崇敬仰。袁隆平先生对我国粮食安全所做的贡献,让人肃然起敬。
群山苍苍,江河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解决中国人“吃的问题”,的的确确是一个不朽的历史贡献。记得电影《一九四二》一开头,便是著名作家刘震云带有浓重延津口音的画外音——“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一句话,便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悲剧色调。
“吃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至始至终都是头等大事。
袁隆平先生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20多年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让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得以实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实至名归。
袁隆平先生认为,只有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让中国人不必再为温饱问题担忧,才可以让中国发展得更快、更好。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在以袁隆平先生为首的一批科研人员努力下,曾经困扰了中国千年之久的粮食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而且,袁隆平先生同时也帮助世界上很多贫困国家,让那里的人们也吃上了饱饭。
“吃的问题”是根本问题;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河南视察,都对粮食安全寄予厚望,就“三农”工作殷殷嘱托。心怀“国之大者”,河南一以贯之地用铁肩膀牢牢扛起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责。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常年种植小麦850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河南粮食产量自2006年起连续15年超过1000亿斤,连续4年超过1300亿斤。尤其是202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16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0.19%,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23.07%。
作为“小麦之乡”“中国粮仓”,河南与袁隆平先生一样,一直倾心注力于解决国人“吃的问题”。
其实,袁隆平先生与河南有着深厚渊源。2014年11月来河南讲学时,他称赞河南“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每年还输出那么多商品粮,了不起!”。那次来河南,他再度说起了那个“禾下乘凉”的梦想:“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先生的梦想是“坐在稻穗下乘凉”,而我们,则一直都坐在他的稻穗下“乘凉”,温饱无忧,迈向愈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在河南时,袁隆平先生曾寄语河南:小麦与水稻的研究有许多相通之处,需要相互借鉴学习,希望河南将“杂交小麦”作为攻关重点,早日研究出“超级小麦”,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
如今,在河南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杂交小麦”的培育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6月茹振钢教授培育的“强优势BNS型杂交小麦组配与规模化高效试种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经专家测产,亩产达到822.9公斤。河南的“杂交小麦”“超级小麦”,在袁隆平先生的激励下,展现出引人刮目的潜力和前景。
今天,袁隆平先生驾鹤西去。此时的中原大地,8500多万亩小麦正由南向北进入灌浆期,麦穗逐渐由青变黄,麦粒开始饱满飘香,麦浪翻滚,丰收在望。对于河南来说,致敬袁隆平先生的最佳方式,便是像袁隆平先生孜孜以求的那样,时刻扛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