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走进烽火岁月 寻访红色经济

2021年06月17日07:37

来源:大河网


① 位于范县的冀鲁豫边区纪念馆。河南日报记者高长岭摄

② 苏维埃银行向群众发放贷款。鄂豫皖红色金融文化展览馆供图

③ 鄂豫皖省苏维埃石印科旧址。河南日报记者宋敏摄

④ 冀鲁豫边区合作社使用的农具。河南日报记者高长岭摄

  编者按:回眸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组织武装斗争的同时,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在根据地等区域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今日本报推出“经济视角话党史”报道,聚焦一家红色银行、一个模范合作社、一场货币战争、一座秘密货栈,钩沉史实、今昔映照,充分展示战争年代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举措成效,深刻反映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苏维埃银行润山乡

  □河南日报记者 张海涛 宋敏

  历史的丰富性往往超出人们的一般认知。红色首府新县,烽火硝烟间有说不尽的忠诚奉献、英勇顽强,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金融史,同样值得追忆寻访。

  丰收的6月,穿行新县乡间,满眼绿意盎然,公路两边农家乐的招牌不时闪现。

  新县近年打造红色旅游圣地、发展绿色生态经济,金融“活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创新推出‘红色旅游贷’,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业融资需求。”农行新县支行行长郭华伟说。

  青山岭下的田铺大塆,绿树碧水、黄墙黛瓦,特色民宿户户生趣。靠农行贷款支持,红军后代韩光莹创办了当地第一家民宿“老家寒舍”,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普惠金融如今已不是新鲜事。可鲜有人知道,这片“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的红色热土,90年前就埋下了普惠金融的种子。

  “为打破敌人封锁、保障军需民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加强财政金融建设,1931年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开始在新县营业。”新县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成传政说。

  当时大别山地区金融体系混乱,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极大负担。苏维埃银行建立后,发行根据地货币,稳定金融秩序,向贫苦群众发放贷款,解决生产生活难题。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岁月,红色金融在根据地顽强生存,渐呈星火燎原之势。

  在设立于农行新县支行的“鄂豫皖红色金融文化展览馆”里,弹壳币、油布币等各种“苏币”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货币,包括银币、铜币、纸币和布币四种。”讲解员朱佩佩介绍,当时条件艰苦,苏区发行货币因陋就简,有的用废旧弹壳造,有的用白布刷桐油印制。“苏币”虽简陋但红色特征十足,广泛使用马克思、克里姆林宫、镰刀斧头等革命元素。

  “苏币”中发行量最大的纸币,多由鄂豫皖省苏维埃石印科印制。石印科旧址在新县新集镇巴棚村,当年这里有工作人员30多名,两台石印机,印刷原料和纸张大部分靠从敌占区缴获和购买。走进石印科旧址,古朴檐柱间光影变幻,仿佛能看见当年艰苦、紧张又火热的生产场面。当时苏区百姓唱道:苏维埃有个石印科,标语传单印得多,自办银行印钱票,边区群众乐呵呵。

  十美公杂货店是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红军后代、箭厂河乡供销合作社员工高峰介绍,当年的消费合作社,不仅筹措资金和物资,还代理银行业务,向贫苦群众发放贷款。

  “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革命根据地时期,战争之余也不忘经济建设,为老百姓谋福祉。”信阳农林学院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金融史研究者毛帅说,尤其是苏维埃银行开展低利惠农信贷,农民拿着贷款就可以买种子、买耕牛等,进行工农业生产,从而过上了较为稳定的生活。

  红色基因传承弘扬,革命老区动力十足。石印科旧址对面,就是现代化的“羚锐生态工业园”。羚锐制药依靠新县农行25.8万元扶贫贷款起家,从作坊式小企业成长为鄂豫皖革命老区首家上市公司。

  红色金融,新旧交织。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利国惠民。

  根据地兴办合作社

  □河南日报记者 高长岭

  抗日战争时期,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冀鲁豫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改善了农民生活,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记者近日前往范县,重温这一段难忘的历史。

  红旗飘飘,烈日当头。6月6日,位于范县的冀鲁豫边区纪念馆里,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范县曾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未被日军长期占领。自1941年起,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及报社、医院、兵工厂等相继移驻范县,范县成为冀鲁豫边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冀鲁豫边区响应党中央号召,1941年起开展民主民生和大生产运动,之后以范县、濮县(1956年并入范县)为试点,全面推进根据地各项事业,改善了边区军民生活,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战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范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利说,邓小平同志曾到冀鲁豫边区视察民主民生运动。

  1942年11月,濮县一区中心镇(现范县濮城镇一带)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办有织毛巾作坊、织袜子作坊,还有铁匠作坊、木工作坊和运输队。合作社成立4个多月,获利近200万元(当时根据地货币单位,下同),形成了群众自己的组织,推动了全区合作社发展,随后合作社从中心镇扩展到周边7个行政村,社员从1600多人增加到2140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合作社。

  史料记载,该合作社对妇女个体纺织进行扶植,把棉花借给社员,社员纺织成布后交给合作社,折抵棉花账后,每斤棉花换8市尺布,实际上每斤棉花能织15市尺布,相当于群众通过劳动赚了7市尺布的钱。合作社成立4个多月,参加纺织的妇女有800多人,平均每人得到700多元。

  “该合作社还向农民发放小微贷款,促进经济发展。”张利介绍,每人最多贷2000元,少的贷500元,共向112人发放贷款10万多元,对贫苦群众帮助很大。

  时光荏苒,80多年后的今天,距离濮城镇七八公里的地方,有家现代农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是62岁的全国劳模张存胜。

  “我们的合作社有入股农民73户、入股土地603亩,以生态水稻种植、稻鸭混养为主,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农民有30人。”6月6日,正在犁地的张存胜对记者说。

  “当年根据地党领导下的农民合作运动,建立在小农户经营基础之上;今天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合作社就是一个方向。”张存胜说,合作社所在的王楼镇东张村,95%的耕地都入股了合作社,东张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特色村。该合作社还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合作,建立了精细化加工车间,每天能加工大米100吨。

  “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可以看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党始终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社会经济史专家赵广军说。

  边区打赢货币战争

  □河南日报记者 郭北晨

  一张编号为L864076的10元纸币,如今静静地躺在河南钱币博物馆展柜里。这张货币由晋冀鲁豫边区银行——冀南银行在抗日战争时期印制,斑驳的票面,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冀南银行在抗日战争时期印制的冀钞。河南日报记者郭北晨摄

  “冀南银行发行冀钞,指导边区开展货币战争,胜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其背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6月8日,河南钱币博物馆负责人吴革胜介绍。

  抗战初期,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革命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加上水、旱、虫等自然灾害持续不断,晋冀鲁豫边区人民生活非常贫困。

  冀南银行成立前,“出门二分利,两月一季粮”的高利贷是农民的唯一选择。据史料记载,林县(今林州市)20世纪30年代农民负债率高达85%。

  当时日伪政府发行的伪币大量入侵,国民党政府法币币值急剧下跌,一时间物价飞涨,“曾经能买一头牛,现在买不上一碗米”,根据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建立起独立自主为人民服务的银行,搞活金融市场,保证军需民用成为必然选择。

  按照中共中央指示,1939年冀南银行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成立,发行冀钞作为根据地本位货币,并开始回收各种地方杂钞,排挤和肃清敌伪币,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正式打响。

  吴革胜介绍,1940年冀南银行豫属县级机构,最早设立在林县,此后逐步在豫北根据地扩展,设立了县支行和办事处等各级机构,在总行分行指导下开展金融业务。

  当时银行职工一手拿枪、一手持账,白天工作,夜间行军。他们经常背上挎包,带着账款,秘密深入农村办理信贷业务,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挎包银行”。遭遇日军突袭时,银行职工便会将现金、账簿等装入麻袋,驮在马背上迅速转移,因此还得名“马背上的银行”。

  在豫北大地开展的货币战争,阻击了日伪对根据地的金融侵蚀和破坏,维护了边区货币的本位地位,稳定了根据地物价,保证了军需民用,冀钞成为根据地唯一流通的本位币。

  淳朴的豫北百姓信任和拥护冀钞,也主动保护了银行工作人员。在1942年大扫荡中,驻范县马口村的银行印刷一所保管员与房东的两个儿子被抓,房东大娘去认领三人。敌人听保管员有山西口音,坚持不放。房东大娘机智地说:“他是俺娘家兄弟,先在河南要饭,后去了山西。”保管员终于得救。

  抗战胜利后,冀南银行迅速发展壮大。1948年,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后与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建起全国统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它将难忘的斗争岁月,永远凝缩在那张历尽沧桑的纸币中。

  “冀南银行对战时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指导开展货币斗争等,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银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建国说。

  红旗渠畔红色货栈

  □河南日报记者 陈辉

  林州,一块红色精神高地,创造了人间奇迹“红旗渠”。鲜为人知的是,就在林州市任村镇,还藏着一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重要的红色货栈——德兴货栈。烽火硝烟中的德兴货栈打破日军封锁,保障根据地供给,为支援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德兴货栈旧址。河南日报记者陈辉摄

  这个红色货栈是如何诞生的?在抗战期间发挥了哪些独特的作用?6月7日,记者来到林州市任村镇任村一探究竟。

  任村镇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历来就是商贸集散地。记者随林州市作协副主席、林州党史研究专家张国声赶到山脚下的任村时,正逢夏日午后暴雨突至,雨中的任村显得格外清净。穿过几条曲折的巷子后,一处挂着任村三街43号牌子的老宅院映入眼帘。

  90岁高龄的谷丙丁老人是这所院子的主人,当年德兴货栈就是借用谷家的老宅,谷丙丁那时刚满10岁。谈起德兴货栈,老人还能忆起当年人来车往的热闹场面。

  张国声对这段历史颇有研究。他说,1940年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一方面进行军事进攻,另一方面实行经济封锁,妄图用军事和经济手段消灭根据地。5月,山西省第五专署派赵有德来任村开办货栈,起名为德兴货栈,货栈业务由晋冀鲁豫边区工商总局领导,党组织由林北县委领导。货栈的业务主要就是搞活流通,出口山货,换购边区急需的布匹、食盐、药品和军用物资,改善根据地群众生活。

  “德兴货栈成立后,组织得力、经营有方。在货栈的带动下,任村镇一时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流通活跃。同时,货栈还利用特殊的身份搜集日伪情报,服务地下交通线,为打破封锁、保障供给、支援根据地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国声说。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宏运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商业贸易》一文中写道:林县任村是太行根据地第二大口岸。八路军率先在此地开办了粮店,随后中共各级党政机构又开办了一批商店货栈,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德兴货栈。这些商店和货栈,多集中经营山货,向日占区和国民党区输出,以换回根据地急需的药品、食盐等。

  后来,德兴货栈还在安阳设立分栈,在林北、安阳、平顺、壶关等地设立山货行,在接近敌占区的边沿地带建立了流动商业网点,并派出一批人员到日占领区安阳、北平、天津、上海等城市建立商业机构开展贸易。面对日军的严密封锁,任村在沟通太行与冀鲁豫两块根据地物资交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与德兴货栈老宅相隔不远,还有一处珍贵的“八路军豫北办事处”旧址。在抗日战争时期,任村镇是八路军红色根据地和地下交通线,这里留下了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1945年,平汉战役后,因工作需要,德兴货栈全部迁往邻近的水冶。但任村镇这片被红色历史浸润的热土,并没有就此尘封在历史中。

  新中国成立后,这方英雄的土地再次被唤醒。1960年,林县人民开建引漳入林工程,波澜壮阔的“红旗渠”工程主战场就在任村镇;今天,无数的太行儿女在此拓荒创业,书写更为壮丽的当代传奇。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