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密码•43丨唯愿吾民康且健

2021年07月01日09:02

来源:河南日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改革后的郸城县胡集乡卫生院 图片均为省卫健委供图

  改革前的郸城县胡集乡卫生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在推进健康中原建设中,我省始终将“强县域,提升基层能力”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做文章,构建了城乡融合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推动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

  6月25日早上8点,郸城县巴集乡卫生院院长徐浩准时赶到县中医院参加每周例会。徐浩原来是县中医院放射科主任,郸城县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来,县中医院先后下派30余名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坐诊帮扶,徐浩就是其中之一。

  “有县中医院作后盾,这两年我们定期邀请医疗、护理、感控等方面的专家到乡卫生院作指导,不少科室都进行了改造升级,还建成了中医馆,一些县医院能做的诊疗项目和外科手术在卫生院就能做。”徐浩高兴地形容“感觉和这里是真正的一家人”。

  这句亲切的“一家人”,反映的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给基层医护人员的切身感受。

  河南有80%的居民生活在县域内。解决8000万群众的看病就医和健康需求问题,深化医改的重点在县域、在基层。

  2007年,郑州市金水区在全国率先组建以金水区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金水区总医院,实行人、财、物等统一管理;

  2014年,巩义等5县(市)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县域医疗联合试点,探索“县带乡、乡管村、县联省市”的管理服务模式;

  2016年,巩义、中牟等10个县(市)率先开展县域医改试点,2017年扩展至20个县(市);

  2018年,在县域综合医改全面推开的基础上,郸城等28个县(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从城市到农村,从松散到紧密,河南县域医改抓龙头、补短板、破瓶颈、建机制、求突破,持续不断地深入推进。

  “关键词‘紧密’,就是强调医共体内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不是简单的合作帮扶,而是人、财、物共管,责、权、利统一,由过去各自为政、碎片化竞争关系的‘一盘沙’转变为一体化、协同化的‘一盘棋’。”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说。

  以试点县郸城县为例,这里建立了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4家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全面推进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药械“七统一”管理,形成了集团化、一体化的“一家人”运行新机制。

  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科学高效的框架体系构建,让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攥成“拳头”,释放出更大的效能。2019年,我省36个县(市)被遴选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市);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103个县(市)共组建医共体190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全覆盖。

  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

  家住郏县堂街镇的崔金全,患有疝气多年,长年忍受病痛折磨。2019年11月,当地医共体总医院派驻下乡的泌尿外科专家为他实施了疝修补术。“没想到在镇上的医院就能把手术做好,既省钱又省事。”康复出院后的老崔感慨万千。

  受益的何止是患者。“现在就诊病人多了,医生收入上去了,工作热情也高了。”堂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梁战奎兴奋地说,加入医共体后,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月都有专家坐诊,外科、急诊科、妇科、儿科、康复科全面开展,还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检验、远程影像,打破了过去卫生院医疗设备简陋、科室单一、人才短缺、就诊满意度差的状况。”

  近年来,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框架体系建设的作用下,我省着力提升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破解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努力将老百姓90%的健康问题在县域内得到有效解决。

  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对标健全基层诊疗目录与病种;贯通五级远程医疗,实现“乡镇检查、县级诊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深入开展“三进两建一帮扶”,推进医防融合落地;持续实施“369人才工程”,为基层培养了9.3万名医生。仅在2020年,我省就安排55个县(市)依托县(市)人民医院打造县域医疗中心,支持建设500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共体建设脚步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县域医疗机构实现了“县强、乡活、村稳”,打通了群众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一组“十三五”期间的统计数据便是最好的印证: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7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3.21‰、4.67‰、9.27/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6.76%,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健康资源供给不断增加。全省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71张、执业(助理)医师2.78人、注册护士3.06人,分别比2015年增长30%、32.4%和41%。

  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全民医保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由520种增加到685种,药品价格持续降低,就医满意度持续提升。

  如期实现了贫困人口基本医保覆盖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贫困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覆盖率“三个100%”,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县域内就诊率“两个90%”目标,有效保障全省162.1万因病致贫人口全部脱贫。

  “‘十四五’时期,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提速提质健康中原建设。”阚全程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实现健康水平更高、服务水平更优、健康服务更好、保障能力更强的目标,着力抓好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县域“三所医院”提标扩能、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十大工程,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河南日报》2007年11月7日7版

  2007年11月11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正式挂牌“金水区总医院”,意味着全区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全面启动。《河南日报》在当年11月7日7版刊发头题文章《金水区区级医院“带活”乡镇卫生院:医院合并惠及百姓》。文中写道:“在这次一体化的整合中,金水区人民医院承担起了‘统领’角色。以该院为中心医院的金水区总医院,下辖姚桥乡、柳林镇、庙李镇、祭城镇卫生院,以及若干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后,总医院对下属机构实行所有权、人事、财务后勤、劳务分配、药品的统一管理,整体承办所服务乡镇的公共卫生服务。”当年,这种一体化整合思路在国内鲜见,引起了原卫生部有关领导的关注。如今,这项改革成果被业内人士称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雏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整理)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