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已实现县城建成区以上5G全覆盖。
1987年7月,河南首个程控电话在郑州电信局政一街分局开通。省通信管理局供图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和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王静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从初春到盛夏,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的茶农高小天一直忙着通过视频展示自己采茶、制茶的过程,原生态接地气的画面吸引了不少粉丝买茶叶。
“5G网络覆盖到了浉河港茶山,让我们很方便地通过网络直播卖茶。”高小天说。如今的革命老区信阳已经实现了4G、5G覆盖,每天成千上万包信阳毛尖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
曾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无数国人的梦想。如今我们不仅普及了电话、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开始集中应用,从人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社会管理;从工厂的智能制造,到跨境电商的产品出海……中原大地前行的步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新中国刚成立时,大部分普通人只能靠书信传递信息。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时,河南省固定电话数只有12.06万户,电话普及率为0.17部/百人。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电话用户已达到1.16亿户,是改革开放之初的900多倍。
曾经,“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1996年4月1日,河南数字移动电话正式开通,短短20多年时间,河南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亿户。如今,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可跨越千山万水实现“面对面”视频交流。
互联网更是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化。1996年河南人第一次连上了互联网,中国计算机互联网郑州节点平台当年向社会开放,这一年我省互联网用户只发展了400户,如今已达到1.18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1.7%。
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河南通信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通信供给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通信网络规模容量成倍扩张,陆续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
“六五”时期,全省本地电话网初具规模;“七五”时期,开通市内自动电话,无线寻呼实现联网,形成米字形微波通信大网络;“八五”时期,全省建成17个本地电话网;“九五”时期,建成高速同步数字传输网,开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开通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河南省网;“十五”时期,建成覆盖18个地市的宽带IP城域网和电子政务网;“十一五”时期,公众互联网络覆盖城乡,2G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无缝覆盖,3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县以上城区和重点乡镇,全省自然村实现村村通电话。
“十二五”以来,我省信息基础设施迈上新的台阶,“全光网河南”如期建成,实现从“铜网”到“光网”的历史性跨越,全省所有行政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郑州开封成功实现电信同城,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郑州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
进入“十三五”,“宽带中原”建设加速推进,全省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接入全覆盖和两种制式4G网络全覆盖。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能力持续提升,郑州、开封、洛阳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开通,河南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批启动,河南跻身全国七大互联网信源集聚地,形成米字形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枢纽,初步构建了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2019年10月31日,河南首批开通5G商用,正式迈入风起潮涌的5G时代。如今,我省已实现县城以上城区和农村热点地区的5G全覆盖。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正在中原出彩的新征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信息通信的飞速发展,让不靠海不沿边的河南大踏步走向世界。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上,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郑州航空港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基地已经成形,河南自贸试验区,“买全球卖全球”成为新时代河南的鲜明标识……
河南正式迈入3G时代!
3月12日15时30分,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用中国移动的3G定制手机打通了我省第一个3G视频电话,向刚参加过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3G(TD-SCDMA)标准参与者、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教授报喜:河南第一个3G网络建成,第一个3G电话打通了。
据河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其他省辖市的TD建设也已经全面铺开,今年河南移动3G网络建设总投资将达39亿元。
据业内专家初步测算,2009年3G工程建设将带动我省社会投资约50亿元,扩大通信消费约53亿元,带动就业17000多人,我省3G工程将会从就业、消费、投资等层面拉动河南经济增长。(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