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抗疫排行榜背后的三大荒谬逻辑之一:指标设置“腾挪术”将美国塑造成“抗疫榜样”

2021年08月18日11:36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陈小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8月15日,美国又一项抗疫指标获得“全球第一”。根据Worldometer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8月15日6时30分左右,美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83868例,为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5个国家之首。

  在2020年12月彭博社推出的第二期榜单中,因“国民疫苗占有率”指标被设定为人均订购量,原本得分相同的中美两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数值迅速拉开差距。(截图自彭博社网站)

  此前一天(14日),美国贝勒医学院国家热带医学学院院长彼得·霍特兹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美国南部的新冠疫情已经“失控”,其中佛罗里达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病毒传播率或为世界最高。

  然而,一些美国人不用担心这些数据,甚至可以继续假装看不到。因为,这些数据大概率不会影响美国在彭博社八月份“全球抗疫韧性”榜单上的名次,甚至很可能不会出现在榜单采集指标中。

  彭博社号称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自2020年11月以来,该公司每月发布一次“全球抗疫韧性”榜单,通过10个指标(后来有时调整为11个指标),综合评价疫情前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美元的53个经济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该榜单至今已更新8次,每一次公布新排名都会成为“新闻”,更招致全球对其“荒谬无节操”的无尽吐槽。

  彭博社煞费苦心地炮制这样一个荒谬榜单,当然并不仅仅是为了“博出位”,其背后有其三大荒谬逻辑。荒谬逻辑之一,就是运用掩耳盗铃式的腾挪术,将美国塑造成“抗疫榜样”。

  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彭博社9次发布“全球抗疫韧性”榜单。期间,美国排名从2020年11月第一期榜单中第18名,一度跌落至37名,后又一路攀升,直到今年6月如愿“登上榜首”。

  今年6月,彭博社为美国“量身定制”了“重新开放进度”(Reopening Progress)的评估维度,如愿将美国送上“全球抗疫韧性”榜单的榜首。(截图自彭博社网站)

  这是一份为展示美国“抗疫成就”量身定制的榜单。无奈美国政府不给力,抗疫成绩不佳,美国疫情始终是全球疫情的焦点之一。为了能让美国登上“榜首”,彭博社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方法说起来倒也相当简单粗暴——增设对美国有利的指标,删减对美国不利的指标或压低相关指标权重,直到把美国拱上“全球第一抗疫大国”的位置。

  举个例子,在2020年11月的第一版榜单中,彭博社开列的10项评估指标为:上个月每10万人中的确诊人数、上月死亡率、总计每百万人死亡数、阳性检测率、国民疫苗占有率、封锁严重程度、社会流动状况、经济增长预期、全民医疗、人类发展指数”,每项权重均为10%。如果说当时指标中的其余9项尚属“正常”的话,“国民疫苗占有率”这一项的设计大有玄机。根据榜单设计者的说明,“国民疫苗占有率”指标被设定为疫苗订购量。须知,在2020年11月的时候,有能力订购、生产、供应疫苗的国家屈指可数,因而,毫不出人意料,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在这一指标上并列第一。虽然有如此有利的指标设置,但美国在那期榜单中第18位的排名显然不如某些人的意。于是,在推出第二期榜单之前,榜单设计者将“国民疫苗占有率”指标修改为人均订购量。通过新增总人口基数这一变量,原本与中国得分相同的美英加,在这一项上的得分迅速翻升几倍,其中美国指标数值为153.7%,中国指标数值仅为76.6%。

  依靠类似“技巧”和方法,彭博社在第三期榜单中又删除了“国民疫苗占有率”指标,新设置“每100人疫苗施打比例”(doses given per 100),继续做人口基数的文章,帮助美国抬升排名。

  尽管如此,因死亡率、新增病例数等疫情状况欠佳,美国在第三期榜单中的排名仍未进入前20名以内。眼见“每100人疫苗施打比例”指标也难以奏效,在2021年3月底公布的第5期榜单中,该指标再次被放弃,修改为更有利于美国的“国民疫苗接种率”。仅这一项,就让美国的排名比上一期上升了6位,排名第21位。到了4月份,新设置的这项指标继续发力,助推美国排名跃升至第17位。

  为了更快地将美国送上榜首,到了6月,彭博社再次为美国“量身定制”了“封锁严重程度”“疫情后航班运力变化”和“接种疫苗后国际航线数量”3个指标,并将这3项指标与之前对美国排名贡献不小的“国民疫苗接种率”划归一个名为“重新开放进度”(Reopening Progress)的新评估维度之中。简单地说,这个评估维度只在乎“开放度”,却将严格执行封锁和出入境防疫管理政策这些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有效的抗疫政策视为评估指标的负面因素。

  同时,彭博社还不惜将以往排名指标中最关键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等要素删掉。几经折腾,这份榜单终于在6月份将美国送上榜单的榜首。

  对于彭博社在排行榜中突出所谓“重新开放进度”,却忽略疫情确诊人数和新增病例等重要指标的用意,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魏南枝分析说,这一排名所鼓吹的“行动自由”和社会“正常运行”等,维护的不是美国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是资本需要自由流动、攫取超额利润的利益诉求。

  美国科学家联盟高级研究员丁亮也指出,彭博社的这个排行榜明显有欠公允,它没有衡量最终的防疫成果,比如实现低病例前提下的出行自由。相反,榜单却为放松疫情管控的国家额外加分。那些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现最好的国家,如中国等亚洲国家,都遭到了“惩罚”。丁亮更倾向于制作一个基于实际疫情控制效果的排名,指标可包括:各国快速控制病例增长的能力,各国在不出现病例数增长的情况下保证学校、主要场所开放和举办体育比赛的能力等。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