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世界如何守护好个人隐私?民警和法学专家来解答

2021年09月21日09:4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携服务的同时,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大数据“杀熟”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我们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基本在祼奔。那么在互联网世界中如何守护好个人隐私?

近日,由河南省科协主办,大河网承办的中原科普百家谈第六期活动邀请到了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法制大队民警、郑州市公安局公职律师曾庆秀以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刘欣然做客演播室,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如何守护好个人隐私。

常见的侵害网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哪些?个人信息泄露了要怎么办?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简单概括就是两大类:一是你无权获取的时候你获取了;二是你合法获取了,但你拿着获取的信息去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了。

当你不断收到垃圾短信、垃圾邮件、不明链接;经常性收到骚扰电话,那就证明你的信息已经被泄露了。严重时银行账户余额会不翼而飞,甚至莫名背负债务。

如果信息被泄露,最好是更换账号,从源头切断泄露源。如果牵涉财产,要赶快冻结账户,及时止损,选择报警。对陌生电话不回、不明链接不点,天上掉的馅饼不要接,不贪小便宜。要设置混合密码,防止黑客“撞库”,一定不要使用比如“身份证号后6位”、“名字+生日”等等这些“傻白甜”密码。

最重要的一点,建议办理2张电话卡,绑定支付功能的手机号夜间调为飞行模式或直接关机,避免在睡眠中钱款被盗。另外一张卡与家人、单位可以随时保持联系。我们曾经就办理过类似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获取受害人手机、银行卡等信息后,一般会选择在凌晨2至4点作案,利用设备向受害人手机里发送验证码,同时利用“嗅探”技术获取受害人验证码,盗窃受害人钱款,使受害人在甜甜的睡梦中,钱财就不翼而飞了。

近年来后门、黑客等名词不断见诸新闻,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泄露的呢?

目前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有六大途径:

一是人为倒卖信息,比如公司企业为了开拓市场、不法分子为了实施法犯罪活动,会通过各种途径,向个人信息处理者购买、或利用其它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二是手机泄露,比如手机丢失、旧手机更换等;

三是个人电脑受到病毒感染;

四是登录的网站存在漏洞,没有通过正规渠道、官方网站下载小程序,或点击了不明链接等;

五是重要证件、个人信息丢失或被盗。比如你的快递包装盒随意丢弃,消费完的医院诊疗卡没有妥善保存,以及身份证丢失等,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六是办理各种业务,孩子报补习班、兴趣班,填写各种街边问卷调查等,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接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有推销房产装修的,有网游推荐的,有股票基金投资的等等,每当我们质问如何得到自己的个人信息时对方都支支吾吾,立即挂电话,但骚扰电话仍无休止。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针对这种行为是否有规范,公民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追责?如何收集证据?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协调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有权对违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向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那么,我们在遭遇信息骚扰时,可以向网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如果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涉嫌犯罪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会按照新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公民也可以直接报警。

当然我们需要记下对方的电话、邮箱、银行卡信息、转帐记录等,接下来就是全力配合网信部门或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引发的违法犯罪或法律诉讼纠纷,如被贷款、被担保等,个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应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刑法对于犯罪行为的打击是讲究主客观相一致的,就是构成犯罪既要有犯罪的主观过错,又要实施犯罪行为。如果个人不存在主观过错,仅是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引发一些后果,那么被泄露信息的个人既没有犯罪的主观过错,没有实施犯罪行为,该个人不承担责任。如果因为信息泄露引发被贷款、被担保等民事纠纷,情况相对复杂,要看具体的情形,如果该个人对于信息泄露没有过错,一般也不应承担责任。

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1、在日常生活中,办理各种业务,填写各种表格、问卷时,要保持一定警惕性,谨慎注意合同条款当中,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目的与使用规则。因为根据最新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处理者采集、处理公民个人信息,一定要本着“正当、必要|”的原则,并且要明示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方式、范围,千万不能稀里糊涂的叫填什么就填什么;

2、快递标签、作废的诊疗卡、各种缴费单据、身份证复印件、火车票、登机牌、旧手机、旧电脑等这些物品要妥善保管,没有保存价值时及时销毁;

3、朋友圈晒图、QQ空间晒行程等,要谨防无意中泄露个人信息;

4、规范使用手机、电脑,重视安全设置,安装安全软件,不登录不明网站、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蹭免费WIFI;

5、购物时,尽量避免留下联系方式、网站活动少参加、留信息免费送礼品活动不参加、复印件要备注等等,时刻保持警惕,减少泄露风险,加强自我保护。(王双飞 姜雨璐 李思豫 主持人/李彤 图/实习生 樊雨晨)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