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畔的中国】老“甲骨”新高地 河大教授王蕴智讲述甲骨文如何与科技相结合

2021年10月12日21:5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百余年来,在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中,浸透着董作宾、朱芳圃、石璋如、尹达、孙海波、郑慧生等一代代河大人的心血和汗水。

10月12日,“母亲河畔的中国——溯源黄河文脉讲好黄河故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百年河大,采访了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蕴智。

40多年来,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王蕴智可谓成果斐然,著作等身,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要课题《甲骨文语料数据库开发及其文字释读研究》《甲骨文词义系统研究》等5项;主持《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等省部级重要课题12项;出版《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探索》《殷商甲骨文研究》等专著6部,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0余篇。

为文字安“家”,王蕴智曾三次建言规划建设“中国字书博物馆”。

"河南是汉字学的重要发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和汉字文化资源。"王蕴智说,当他决定重点关注甲骨文和许慎时,也让他产生了两个念头:为汉字安一个家;推广中国文字学奠基人许慎。

据王蕴智介绍,近年来,古汉字研究所先后申报获批了《中原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分域整理与研究》《殷墟黄组卜辞整理与研究》等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古文字研究领域都起到了引领作用。

2017年,王蕴智学术团队承担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的核心子课题《甲骨文全文数据库及商代语言文字释读研究》。时隔两年后,该项目的前期成果又获得了首届“王懿荣甲骨学奖”。

当甲骨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课题组将首先完成殷墟甲骨文原文与释文文本对照的计算机输入,数据库共收录当今海内外30余种重要的甲骨著录与缀合材料,已收录甲骨86700余片……按照项目进度计划,甲骨文全文数据库将在2021年完成结项。”长期潜心研究,王蕴智对甲骨文每一个数据都如数家珍。

王蕴智说,甲骨文作为一种3000多年前的文字载体,本身是古老的;而甲骨学作为一门显学,仅仅走过了120年,又是崭新的。在这两个甲子的光阴里,甲骨文研究已然从鸿蒙初辟到巍然成学,弦歌延绵。

相关推荐

 · 【母亲河畔的中国】讲好黄河故事!“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在开封启动

 · 【母亲河畔的中国】一城誉天下,一墙守古今 知城墙才能知开封

 · 【母亲河畔的中国】州桥明月一眼千年 湮没千年的州桥遗址渐露真容

 · 【母亲河畔的中国】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八朝都会宋韵开封这样做

编辑:Wei Wei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