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冬云 张体义
10月10日,“仰韶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系列学术讲座进行到第十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带来《大仰韶:彩陶与信仰》,通过生动的语言,繁多的图片,绘声绘色解读了大仰韶时代多变的彩陶纹,揭示出仰韶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本系列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中国考古网、河南省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
主讲人王仁湘,主编主撰著作一百多种,主要学术著作有《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中国史前考古论集》、《半窗意象》、《凡世与神界》、《藏王陵》、《混沌初开》、《大仰韶》、《方圆一体——玉琮研究》、《守望昆仑》等。近年重点关注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信仰内涵研究。
王仁湘认为,考古对仰韶的了解,经历了近100年的时光。黄河流域及邻近区域的彩陶,主要指仰韶彩陶,我们习惯上一般未将它归入信仰范畴进行研究,或者只是少有选择地进行了研究,其实它们全都是造神运动中的艺术作品。
王仁湘分析,仰韶文化彩陶上有不少构图简略的神面纹,有时就出现在容器和权杖类器具上。最简略的神面,有时只表现眼形,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仰韶彩陶上的神面像多简化为几何纹,鸟、鱼和猪,被仰韶人取作神灵造像原型,应当是具有深意的。
王仁湘在讲座中称,新石器时代,是一个艺术时代。史前艺术的真谛,是信仰认同,艺术是信仰飘扬的旗帜。对仰韶彩陶我们没有理由排除在信仰范畴之外。考古学研究的目标,在关注环境、人口、资源与消费影响到文明与国家形成的同时,还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建构,信仰认同的研究。
在精彩的讲座分享中,王仁湘讲解了解读彩陶纹的方法,“可以从多个方面解读,第一,构图上是二方连续的构图,无论多复杂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构图,往往是一个图形的反复出现。第二,色彩是红与黑、白与黑,用地纹手法。”
王仁湘针对仰韶彩陶中最常见的鱼纹和鸟纹,深入解读了其发展演革变形。王仁湘引用庄子《逍遥游》的精彩段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描摹了“鱼鸟之变”的生动图景。
王仁湘说:“除了鱼、鸟之外,仰韶彩陶上拟人的动物神像还有猪。甘肃西和县西峪乡下坪村出土一件深腹陶罐,属半坡文化晚期。器腹四面神像半睁着眼睛,斜翘着双眉,大张着鼻孔,表情肃穆庄重,气场威严神秘。神像眼睛似鱼纹之眼,鼻孔又似猪,口腔内原有牙齿或带有獠牙。仰韶这种大幅面的神面像是首次发现,感觉非常震撼。这个发现提示我们,现在所能认知的仰韶,其实距离真相与全貌,可能还很遥远。”
以往有研究者认为南方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社会安定,等级明显,社会更宗教化。北方资源不如南方丰足,社会分化不明显,战争、暴力的现象突出,更世俗化。王仁湘则认为:“南方社会更宗教化,北方宗教相对不发达,这样的比较研究结论还需要斟酌。一方面是我们获得资料有局限。一方面是我们对现有资料理解也有局限。”
宗教信仰表现的主要形式是神灵崇拜,我们需要由史前艺术的解读获得了解。王仁湘说:“我将史前白陶、彩陶和琢玉艺术,视为史前造神运动兴起的三次艺术浪潮,宗教信仰在艺术传播中获得大范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