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生产车间,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潘炳郁摄
工人正在郑煤机总装车间内忙碌。记者聂冬晗摄
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的讲话
记者 陈辉 胡舒彤
制造业是发展“硬实力”。河南经济要不断晋位升级,出路就是提升制造业水平,强化经济的“脊梁骨”。我省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勇于抢占产业制高点。
五年来,河南制造业生态优化、能级提高,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奋勇争先,聚链成群见到实效。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5万亿元提高到1.78万亿元,工业经济总量站稳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22.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43.4%。培育形成19个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创建1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批“国之重器”攻克核心技术,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
铸造重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
打通煤炭行业上下游链条,传统产业未来不可限量。两个月前,郑煤机研制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样机正式下线,这是郑煤机继8.8米液压支架项目之后,再次创造世界煤矿支护装备的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郑煤机重新梳理出新一轮发展战略——‘智能化、成套化、国际化、社会化’,瞄准中高端市场,以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均取得实质性突破。”郑煤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焦承尧说。
在筑牢液压支架研发和制造绝对优势的同时,郑煤机瞄准了软件系统集成下的成套装备。去年,首套成套化智能综采工作面在平煤二矿投用,今年成套产品已实现了从薄煤层到大采高的全覆盖,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并向土耳其出口国内首套成套化煤矿综采设备,创造了国际市场单项目合同额最高纪录。
同样获得总书记点赞的还有位于郑州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生产的盾构机。
盾构机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零部件达2万多个,是高端装备制造的集大成者。以前我国盾构机用的都是“洋盾构”,就连维修也得邀请外方工程师。
为打破国外垄断,中铁装备成立18人的研发项目组,在“民族盾构梦”的引领下,坚持自主创新,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突破盾构机系统集成技术壁垒并实现国产化。如今,世界最大断面硬岩掘进机、世界最小直径硬岩TBM、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等一系列新产品在中铁装备诞生,产销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河南造”盾构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如今,越来越多的河南企业在攻克核心技术上百炼成钢:洛阳双瑞风电成功研发世界最长的真空灌注碳纤维大梁及83.6m海上风电叶片,成为全球最轻及最长的量产叶片;LYC轴承研制出直径11米级盾构机主轴承成功替代进口;平高集团在特高压GIL研发制造领域创下了“七项世界第一”……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说,河南装备制造产业链较为齐全,在电力装备、矿山机械、起重装备、盾构装备、农机装备等领域处于国内重要地位。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河南装备制造业实施龙头培育、高端引领、产业集聚、品牌提升四大工程,推动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发展,由做大升级为做强,成功研发一大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之重器”,为河南制造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支撑。
数智赋能新兴产业抢滩占先
新兴产业的“新”,代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10月19日,全国双创活动周郑州主会场外,宇通“小宇”巴士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这个全新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不仅外形酷炫,更有过人的“机智”:5G、AI、算法加持,智能感知、智能化决策、多元化人机交互,成为业内首款无人自动驾驶巴士。
近年来,以5G、工业4.0、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引发一场“制造革命”。我省紧紧抓住智能制造这个转型发展攻坚的“牛鼻子”,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
在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下,河南制造的底色正在逐步改变,傻大黑粗少了,高精尖多了,一批新兴企业“跨界出圈”,成为现代化河南的新标识。
拥有自主可控的中国芯、软件适配量全国第一……“Huanghe”牌服务器和PC机,是我省在数字时代打造的一款重磅自主计算产品。2019年年底,“Huanghe”品牌在郑州发布,仅用58天,就实现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投产,如今河南已能完整生产基于鲲鹏系列的PC机、服务器等国产化产品。不到两年时间,“黄河鲲鹏”成功出圈,不仅在省内政务机构应用赢得好评,还中标进入国家部委、央企采购目录,彰显出河南新兴产业的硬核力量。
5G时代,工厂的传统质检被郑州金惠科技“降维打击”,他们研发的AI机器视觉检测能自动识别产品瑕疵,整个检测耗时毫秒级,肉眼根本觉察不到。如今,这套系统已用在我省多家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上,识别准确率可达99.99%。
“十三五”以来,河南努力做好数字化转型这道必答题,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20年年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近1.6万亿元,建成智能工厂和车间571个,推动10万余家企业上云,一大批河南企业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国家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国家级数字工程,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百花齐放。
推动“双碳”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氢燃料、硅材料、储能站……我省瞄准碳中和推动碳达峰,坚持绿色发展就是最好的着眼未来,变粗放、高耗能、高污染为集约、低碳、高效、循环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强化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制造服务,激励企业实现绿色增长。2020年重点高耗能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相对2015年下降了42.16%,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000万吨。
在绿色发展的指挥棒下,曾经饱受“高能耗、高污染”困扰的安钢集团,经过环保深度治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干法除尘和大气污染排放消白的钢铁企业。今年,安钢成功通过A级环境绩效企业评审,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涅槃后的安钢打造绿色、输出绿色,“跨界”进入环保装备产业,先后承建多家钢铁企业脱硫脱硝工程,治污“治”出绿色新产业。
五年来,我省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稳居中部六省第一,累计成功创建了115家国家绿色工厂、32项绿色设计产品、10家绿色园区、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新能源已成为未来产业竞逐的热点。平煤神马“点石成金”,将黑乎乎的原煤变成单晶硅电池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高纯度硅烷这些“黑科技”。正在推进的煤基硅材料、碳材料产业链,以太阳能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为核心,建设光伏组件材料、电子特气、特殊化学品、光伏电站,打造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已累计完成投资100多亿元,最终将建成“千亿元级”硅碳产业园区。
眼下,我省在氢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车载加氢系统等领域科研攻关和产业化方面已取得了积极成果,领先完成“从0到1”的突破,正加快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发展、换道领跑。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建设现代化河南,我省将始终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努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推动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形成一批万亿元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千亿元级现代化产业链,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强大力量。
专家点评
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加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根本,先进制造业是强国之重器。进入新发展阶段,先进制造业成为全球竞争、区域竞争的核心与焦点。作为工业、制造业大省,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的殷殷嘱托,立足省情、强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以宇通、中铁装备、郑煤机、LYC轴承、平高集团、黄河鲲鹏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在高端装备、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一批烙有河南印记的先进制造业群体,夯实了我省电力装备、矿山机械、起重装备、盾构装备、农机装备等在国内的重要地位,推动“河南智造”“绿色河南”取得重大进展,为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优势、开启了新局。
在先进制造业取得重要进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也应看到,产业层次低、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仍是我省制造业的主要特征、是我省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重要原因,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是我省实现“两个确保”的必然选择。
先进制造业发展比的是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引领的技术、人才、装备等高端生产要素高密度集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我省经济总量全国第五,但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民生投入和基层运转压力巨大,能够用于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投入总量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大力度动员省内资金、吸引省外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应注重将有限的投入进一步聚焦到重点领域、核心产业,拿捏好战略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关系,既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推进我省先进制造业蹄疾步稳、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委党校经管部副主任、教授宋伟
(记者 胡舒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