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军”创“双一流”丨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瞄准“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

2021年11月20日06:59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省”,“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晋位升级,加强‘双一流’大学第二梯队建设”。此前,河南已遴选7所高校作为“后备军”,选取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并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第三轮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围绕社会普遍关心的第二梯队争创“双一流”,大河网推出系列报道:“后备军”创“双一流”。

大河网记者 臧小景

“从煤矿瓦斯储藏、瓦斯的吸附与解析、煤与瓦斯的突出与爆炸、矿井通风到瓦斯的地面和井下抽采、瓦斯的利用等,我们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都有一流的团队致力于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11月18日,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向大河网记者介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时说。

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创建最早的高等院校,具有悠久历史,安全科学与工程是该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科,是在原河南省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原煤炭部重点学科瓦斯地质学科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今天,记者带您走进这个学科。

关注丨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被遴选为“一流”创建学科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煤矿重大事故零发生、瓦斯零排放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三大任务,致力于解决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利用、煤层(页岩)气高效开发等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在能源安全和高效生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9月,在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宋争辉提出要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按照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遴选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河南理工大学两个学科被遴选为“一流”创建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核心和基础,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学科的支撑。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后备军”,当前,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河南理工大学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优势丨河南省唯一的A类学科 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不断取得新突破,是河南省唯一的A类学科,全国排在第三位,学校获得的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4项是这个学科获得的。”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告诉大河网记者。

记者获悉,自1960年该学科开始招收通风安全专业本科生,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安全技术及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和2012年作为全国首批单位分别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培育的8个一级学科(原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之一;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优势A类学科,并通过验收;2017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类评价,是全省高校唯一A类学科;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

杨小林称,学科经过多年发展,在瓦斯地质理论、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煤层气(煤系气)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在通风与消防工程、地下工程灾变防控、安全系统科学与应急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国际影响。

图片

学校召开博士点培育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

对标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今年3月份,教育部就“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工作答记者问,明确指出成效评价考察内容的框架。其中提到,核心性维度是“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集中综合反映。学科建设评价,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对标“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考察核心性维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情况如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高建良说,“十三五”期间,学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人才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在思政建设、创新平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已成为国家安全及应急管理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安全科学领域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学科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新增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教学研究项目11项;获国家一流专业点、省级一流专业3个;获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21门。

◆科学研究

        学科已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164项,率先应用地质方法研究瓦斯灾害问题,首创瓦斯地质理论,形成瓦斯抽采“钻—增透—封—联—控”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适宜于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的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及装备,也为松软煤层煤矿瓦斯治理增添了新的技术路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社会服务

学科专家参与《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政策、法规的制定,主持和参与编制了8项国家、行业标准及6项企业标准,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安全发展。创建了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发起成立了河南省煤炭学会防突专委会、通风安全专委会。

◆师资队伍

学科专任教师中拥有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等,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河南省煤矿区地面井抽采产装备

目标丨瞄准“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

“成绩是褒奖更是继续前进的基础。未来,任重道远。”高建良在接受采访时说,学科将瞄准“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双零”(零死亡、零排放)为目标,围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生产体系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力争将学科建设成为安全学科全球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全球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传播优秀文化和社会服务的示范基地。

“接下来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瓦斯地质理论,开发全国瓦斯地质信息系统,建立全国瓦斯地质信息数据库,打造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分析决策技术支撑中心,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基础理论支撑。”高建良说道。

高建良还谈道,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十分必要,坚持以“零排放”理念为指导,为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安全”保障能力?高建良说,将通过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防控、消防与应急救援技术、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动力学演化规律等研究,构建突发事件风险管控与应急救援体系。

“今后,我们还会集中人才和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双一流’学科。”邹友峰说,学校会不断提升内涵,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工程、国际化培养工程、教学硬件改善工程和教育质量保障行动等,加强学科专业软硬件和内涵建设,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安全发展和河南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此外,通过加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投入力度,以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为目标,通过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工程,推动学科产出一批代表性创新成果,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扎扎实实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做出贡献。


编辑:李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