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记者荆锐/整理
刻苦钻研干出精彩
2018年年初,当领导找杨三会谈话想让她挑起社区矫正这副重担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我行吗?社区矫正是一项新业务,责任重、工作量大、无经验可循,面对矫正对象,我一个女同志能干好吗?”可她静下心细想,公安、检察院、法院多少女同志承担着刑事案件的任务,自己怎么就不可以呢?面对困难不服输的性格占了上风,她不但要干,还要干好,干得出彩。
说干就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缺乏法律知识自学储备,没有经验可循就摸石头过河、自创模式。“打铁还需自身硬”,多少次为了明白一个法条,杨三会经常忘记吃饭;多少次为了处理一个棘手的案件,她打电话向检察官请教,打到手机没电;多少次和同事干完一天的工作,走出单位时已是子夜时分……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杨三会带领着科室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了2013年以来2000多名矫正对象的底数,创新了矫正对象外出请销假备案制度;同时,也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前评估流程,设计出符合本地实际,针对不同矫正对象的调查笔录模板;向市人民法院提出了“对拟判缓刑、管制的案件,必须进行审前评估,案件裁判时要充分考虑评估意见”的建议,并被采纳。
目前,长葛市已累计进行审前调查评估2733人,审前社会调查评估率95%以上,经过评估的矫正对象,入矫后均未出现脱漏管、重新犯罪现象,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低于全国控制指标。
繁忙的工作更加激发了杨三会刻苦学习的劲头。2015年,经过紧张的备考,她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拿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这些经验、知识的储备,让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能轻松应对。
不辱使命敢打硬仗
从事社区矫正工作3年多时间,杨三会与一个个社区矫正对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发生的故事一个接一个。
2019年12月18日,省第三监狱干警来到长葛市社区矫正中心交接假释对象樊某。樊某因犯破坏电力设备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多次减刑后余刑为一年零一个月,但法院裁定假释期限为十年。与狱警交接时,樊某当场表示无法接受假释期十年的裁定,不愿接受矫正监管,态度十分坚决。
面对难题,杨三会和樊某真诚地沟通,消除敌对心理,同时也向他郑重承诺,入矫后会及时上报请示,争取找到合法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樊某入矫后,杨三会多次与长葛市检察院、法院,许昌市检察院、司法局、中级法院沟通,最终樊某的假释期限由原来的十年更正为一年零一个月。樊某感激不尽,矫正期间积极配合,表现很好,如期解除矫正。今年新年的第一天,杨三会接到了樊某的新年祝福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新年他第一个祝福电话一定要打给她,因为杨三会让他看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让他改过自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只是一个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信任,就是沉甸甸的重托。
还有缓刑人员关某在报到期间又伙同他人犯罪,杨三会主动请缨,连夜到外地调查取证,关某最终被提请撤销缓刑收监执行。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岳某被决定收监时脱逃,她不辞辛苦多次做其家属的工作,直到其投案自首。因岳某怀孕远在新疆,她又不远千里,到新疆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手续……
履职尽责无怨无悔
回顾这几年的社区矫正工作,如果让杨三会对工作作自我评价,她可以毫不谦虚地打90分以上,可面对家庭,她仅仅能打及格分。
社区矫正工作可以说是一年365天,天天都要紧绷神经,丝毫不能松懈,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来不得一丝马虎。为了方便工作,杨三会总是随身携带两部手机。上班、下班途中,她从来都是风风火火。用主管领导的话说,工作中从来没把她当成女同志看;用同事们的话说,她是标准的女汉子。对工作,她无怨无悔。
对家人,杨三会充满愧疚。儿子正值青春期,从上初中到现在的高三,因工作太忙她很少陪伴儿子,就连儿子参加中考的那几天,她也是奔波在出差的路上。父母年事已高,她却很少回老家探望,仅相距10公里,她因忙于工作,这个距离却被无限拉长,即使偶尔回去一次,也是电话不断。家人对她是又爱又心疼,最终都演变为默默地理解、支持和鼓励。
成绩只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杨三会将以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做好长葛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头羊,拼搏进取、迎难而上,把矫正中心打造成一支真干、实干、会干的铁军,以过硬的本领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奋进新时代。
人物名片
杨三会,女,197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长葛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办公室主任。她2002年12月从事司法行政工作,2018年2月至今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她时刻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调解员”“平安建设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人民满意的优秀政法干警”“社区矫正岗位练兵技术能手”“社区矫正先进个人”“最美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9年,她负责的社区矫正中心被河南省司法厅命名为“河南省标准化社区矫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