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年01月21日19:06

来源:河南政府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21〕82号

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31日

  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气象事业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省建设的意见》(豫政〔2020〕41号)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合力推动我省率先在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初步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观测网,进一步提升农业、环境等重点领域气象观测能力。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1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35分钟,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稳居全国前列。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提升到96%,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平均为86分。有效应对2016年“7·19”豫北特大暴雨、2018年“温比亚”台风暴雨、2020年“7·19”淮河史灌河流域严重洪涝、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洪涝、黄河流域历史罕见秋汛等重大气象灾害,成功保障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发挥。趋利避害并举,助力脱贫攻坚,打造一批“气候好产品”,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水平逐步提高,气象服务保障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效益凸显。3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批,8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气象与环境科学》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形成《河南省气象条例》《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河南省气候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条例》4部地方性法规和《河南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河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河南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3部政府规章组成的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制修订标准37项。创建一批国家气象科普基地、全国气象科普示范学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落实,国家、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省气象强省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锚定“两个确保”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为“十四五”时期我省气象强省建设提供新机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助力经济转型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对气象服务提出新需求。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气象工作提出新挑战。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暴雨、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强发并发,气象灾害仍是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风险。

  科技创新为气象强省建设提供新动能。随着计算机、通信、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雷达、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业务、科研、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持续提升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新动能。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气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不高。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预报预警技术存在局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缺乏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领军人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监测精密程度存在短板。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域观测站网稀疏,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能力不足;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垂直连续观测能力不足;缺乏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影响的动态观测,区域和城市碳监测能力有待提升。预报精准程度存在差距。台风、西南涡、黄河气旋等高影响天气系统预报能力不足;极端性、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准确率和提前量不能满足需求;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发展缓慢。精细服务存在薄弱环节。气象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气象服务机制有待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没有完全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亟待健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融入气象强国建设,服务“两个确保”,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为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和幸福美好家园建设提供高水平气象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全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2.坚持科技兴业,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气象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提升气象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发展。着眼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高度融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统筹市、县级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4.坚持深化改革,依法治理。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优化气象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气象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多领域合作,提高共享共用水平。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夯实气象强省基础。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高地初具规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实现气象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灾害性天气监测率、预报准确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气象服务保障走在前列。

  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气象强省。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能力显著增强,智慧气象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气象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十四五”时期河南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三、瞄准“四个一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一)打造一流创新平台。推进黄河气象创新研究院落地我省。融入黄河实验室,建设极端天气气候研究实验室。加强河南省·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统筹建设一批市级气象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推进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郑州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鹤壁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建设。建设中国气象局飞机人工增雨和科学实验郑州基地、中部区域商丘积层混合云试验示范基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源涵养地增雨和盘石头水库增蓄等外场试验基地。推进建设黄河下游(濮阳)气象研究应用中心。建设河南省气象防灾减灾中心(郑州国家气象科技园)。

  (二)发展一流关键技术。加强大城市重点区域极端灾害性天气机理研究和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发。加强农业、水文、环境、交通、旅游、能源等重点领域气候风险早期预警、灾害性天气影响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开展气象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农作物智能化观测技术、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智能风险预警技术、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耦合技术。加强流域天气气候变化规律及风险应对措施研究,发展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化评估技术。开展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技术。发展温室气体监测和客观评估、风能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监测评估预测技术。

  (三)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首席专家和青年英才人才梯队。推进郑州大学等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建设,打造中部地区气象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健全与人才政策相适应的科技资源统筹和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省、市、县级气象人才交流,加大基层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四)创设一流创新制度。推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发挥省科技攻关联合基金引领作用,推进气象科研开放联动。优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建立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建立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健全科技成果业务准入机制。推动值班型业务向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研究型业务转变,引导科技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应用,加强科技成果本地化应用。

  四、坚持趋利避害并举,提升精细服务能力

  (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极端暴雨(雪)、大风、干旱等灾害全天候、高精度的综合立体监测能力。建立高影响天气预测模型。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精准度,延长气象灾害预见期。做好防汛抗旱、风雹雷电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服务工作。

  2.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推进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推进精准靶向发布技术应用,建设集约化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资源池。健全预警信息社会传播机制,加强预警信息传播效果评估。

  3.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完成我省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评估及区划,加强承灾体数据共享共用,形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账”。加强风险普查成果在城乡规划、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深度应用。

  4.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健全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推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数字乡村建设内容。加强气象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队伍共建共享共用。

  (二)提升经济发展气象服务能力。

  1.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河南省风能太阳能气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建立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可开发量估算模型,发展大比例接入情景下的全流程监测评估预报技术。推进气象台站屋顶光伏建设,研发分布式光伏气象服务技术。开展面向发电设施和输电线路安全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

  2.服务金融保险。推进河南省巨灾保险气象研究中心建设。完善保险标的气象风险评估技术,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动态管理平台。开展农业巨灾保险、城市巨灾保险气象服务试点。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气象服务。发展天气指数保险、主动服务型保险。

  3.服务交通强省建设。发展交通高影响天气风险分析预报预警技术,提高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开展物流气象灾害风险研究,提高中欧班列(郑州)、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商贸物流气象服务水平,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气象服务能力。

  4.助力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推动气象服务纳入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开展特色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强化气象景观资源开发和利用。开展旅游景区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风险排查,强化旅游安全气象风险预警。推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气象监测及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实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责任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覆盖。

  (三)增强民生福祉气象服务能力。

  1.推进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区域、人群之间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社区全覆盖。开展面向群众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

  2.提升民生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推进自动感知、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通信运营企业、主流媒体、相关行业官方媒体平台的气象信息传播,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社会舆情快速响应和权威科学信息正向引导传播能力。推动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

  3.加强气象科普。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挖掘、整理和传承黄河气象文化,形成一批精品气象科普产品。将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单位,提高全社会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推进气象文化科普公园(中心)建设,建设郑州、许昌等11个国家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对气象科普加大投入,推进气象科普和产业融合发展。

  (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能力。

  1.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推进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建设,开展森林等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气象评估业务。开展生态敏感气象要素、关键生态要素预报预测业务,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加强气候承载力监测分析评价,开展干旱等气象灾害和高温、寒潮等高影响天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预估和风险预警。推进各地生态审计和生态质量气象评估工作。

  2.提升生态环境气象服务能力。健全大气边界层监测预报服务体系。巩固基于气象条件的科学精准治污成果,深化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效益气象评估工作。提升重污染天气、森林火险和突发环境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市级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生态遥感服务业务化。

  3.提升国土空间开发气象支撑能力。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气候可行性评估业务,推进国土空间规划、通风廊道、电力、交通等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对生态影响的气候可行性评估工作。提升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的生态质量状况遥感评估能力,开展黄河河南段重点生态区水土流失、滩涂治理和矿区生态修复气象影响评估。建立面向国土空间开发的精细化气候评价体系,研制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地图。

  五、发展智能数字气象,提高精准预报能力

  (一)发展智能数字预报业务。

  1.发展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建立完善快速滚动更新的0—2小时逐6分钟和3—24小时逐1小时间隔、水平分辨率1公里的分类强对流和气象要素预报业务系统。构建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模型。提升复杂下垫面强对流天气监测识别能力。

  2.发展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构建上下联动、省市一体、滚动更新的天气预报“一张网”。发展1—10天空间分辨率1—3公里、时间分辨率1—3小时、更新频次3—6小时的短中期气象要素网格预报业务,开展不同时效预报能力评估。开展短中期灾害性天气网格预报业务,探索数值天气预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组合预报技术,进一步提升暴雨(雪)、寒潮、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3.开展季节要素的网格预报业务。建立完善连续性强降水、强降温、高温、干旱等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客观化预测业务系统。发展春季透雨、霜冻、伏旱、倒春寒、连阴雨等农业气象灾害和关键农时季节气候事件的区域特色客观化预测业务。发展动力与统计相结合、多模式集合订正等多技术融合的月、次季节、季节气候预测技术。

  (二)开展影响预报预警业务。完善基于影响和风险的精细业务技术体系,提高分灾种、区域、行业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发展客观定量化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分析技术,量化敏感行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致灾阈值指标。推进气象预报预警与水文、地质、环境、城市管理等多领域跨学科融合,发展精细化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道路结冰等定量化气象风险评估和预警业务。

  (三)构建智能协同业务平台。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5G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协同、开放的省、市、县三级一体化业务平台,实现海量数据分钟级显示,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构建不同气象灾害场景下虚拟现实平台。基于全球气候预测业务系统,优化完善多尺度要素精细化气候监测、延伸期次季节要素精细化网格预报、灾害性天气过程事件预报等功能。

  六、优化综合观测站网,提升精密监测能力

  (一)优化天气观测站网。

  1.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优化地面站网布局,加快乡村、城市街道、重点防控区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要素覆盖度。建设大别山、太行山和伏牛山梯度观测系统。升级气象应急观测装备。深化社会化气象观测应用,发展规模化志愿气象观测。

  2.完善天气雷达网。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升级和双偏振改造。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易灾偏远地区、灾害高影响地区增补S波段、C波段和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构成高密度协同的气象雷达监测网。

  3.提升垂直气象探测能力。升级郑州、南阳、卢氏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加装北斗导航探空系统。架设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等气象装备,提升大气风、温、湿、水凝物和气溶胶的廓线垂直连续探测能力。发展以无人机、飞艇等为载体的空基移动监测系统。

  4.提升遥感监测能力。推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气象分中心建设。升级郑州、鹤壁、镇平气象卫星地面站,新建商丘风云四号B星、开封新一代风云三号卫星地面站。开展省级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业务,强化遥感产品服务能力。

  (二)完善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站网。建设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建南阳国家气候观象台,提升气候系统多圈层及相互作用观测能力。推进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和通量观测业务。建设臭氧立体观测系统。强化风能和太阳辐射观测系统建设。

  (三)完善多领域应用气象观测站网。

  1.构建生态气象监测网。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生态气象自动观测网。在宝丰、西峡等百年气象站建设物候自动监测系统。开展黄河中下游湿地、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气象、物候动态、土壤理化性质监测。建立郑州城市、南阳湿地、济源森林生态气象和遥感监测应用基地。

  2.升级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网。加快推进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加强作物气象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升级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增补建设遥测式土壤水分监测系统。推进鹤壁5G+农业气象与虚拟数字农田建设。

  3.完善多领域智能气象观测网。升级雷电探测系统。推进酸雨观测自动化改造,升级气溶胶等特种观测设备,建立省级环境气象移动监测平台。建设郑州都市圈协同观测和智慧城市泛在感知观测网。加快交通、旅游应用气象监测网建设。

  (四)提升观测装备保障能力。

  1.提高观测装备技术水平。升级气象观测站网设备,加强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可靠性的新型地面气象观测装备的本地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气象要素判识和遥感图像识别中应用。提升鹤壁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等新技术、新装备试验和验证能力。

  2.提升观测装备计量能力。发展新型气象观测装备计量技术,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取得专项计量授权资格,更新省级各类气象计量检定装置和标准器。提升市级移动计量车载标准器的检定能力,建设驻马店、商丘、新乡、郑州、洛阳等5个市级计量检定实验室。

  3.健全观测装备保障体系。完善气象观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推广装备全生命周期维保服务,建设上街地面气象装备保障实训基地。推进市级保障能力建设,分类推进观测装备的社会化保障工作。

  七、激活气象数据潜能,推动信息化建设

  (一)提升气象大数据发展支撑能力。统筹地面宽带、卫星广播、移动通信等资源,建立安全可靠的低延迟交换系统,实现气象大数据全网调度和观测数据直传入云。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大数据融合创新,建设高质量基础数据集。构建气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应用驱动数据同步,支持跨区域业务协同。构建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数据质量控制与业务需求无缝对接。完善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制度。推进智能算法核心组件集成,实现产品统一在线计算、加工的“数算一体”服务。

  (二)建设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共享、高效可靠、绿色低碳的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大数据云平台和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运维平台,提高存储能力,提升“云+端”业务运行和管理水平。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新型气象数据业务运行模式,实现统一监控、调度、分析和运维全省气象基础资源。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支撑环境建设,优化市、县两级信息网络架构。

  (三)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构建“5G+应用场景”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安全可靠的多类型气象信息采集、发布渠道。优化观测数据处理,推动形成基础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体系,改进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开展观测、预报、服务全链条衔接贯通的集约化网格实况业务,实现多源资料融合,建设高时空分辨率网格化气候实况产品数据集。

  (四)健全整体防控的信息安全体系。推进网络安全设备防御监控系统建设,建立保障气象信息安全应急机制,提升整体防护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容灾备份机房建设,实现核心数据异地同步备份。完善气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实时监测监管平台和基础设施,实现省、市、县三级气象业务及数据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实时统一监控,建设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业务安全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体系。

  八、开展特色服务示范,实现四个走在前列

  (一)聚焦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开展城市气象服务先行示范。

  1.提升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能力。开展城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底数,查明各类灾害性天气致灾因子、划定风险区域并确定致灾阈值。推动智能网格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结合,研发高分辨率智能网格的气象影响预报预警产品,开展分灾种、分区域、分行业的精细风险预警服务。

  2.提升城市运行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融入城市精细管理,开展供电供暖负荷预测和城市生命线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提升城市水、电、气、暖、交通、通讯等气象服务保障水平。强化重大活动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建立常态和非常态气象服务保障流程和机制。针对城市内涝、内河洪水等气象次生灾害,建立气象、应急、住房城乡建设、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在郑州都市圈主要城市构建暴雨内涝监测和预测模型,建设河湖水库防汛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3.推进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细化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指导目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重大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科学评估其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定期开展评估和绩效考核。合理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定期修编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统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做好沿黄生态区气候生态品牌创建工作,推动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开展生态环境、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空气环境质量等监测评估,提升城市休闲旅游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4.健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各地、各部门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切实履行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相关部门制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阈值指标和防御指南。建立健全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针对重大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信息的自动停工停业停课机制。

  (二)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流域气象保障示范。

  1.提升黄河流域洪水防御气象保障能力。开展黄河流域河南段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研发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识别和智能报警技术。提升黄河小花间、下游滩区致洪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监测以及中长期预报能力,构建黄河流域防洪安全气象示范防线。建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一体化网格降水预报系统,提升调水调沙和洪水资源化气象服务能力。完善黄河流域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

  2.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气象服务能力。开展流域级旱涝趋势和降水预测方法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及下游流域湿地影响评估。建设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气象保障系统,开展流域及水库汇水区空中云水资源分析评估,开发生态气象质量监测预测、生态安全气象风险预警、生态环境气候承载力评价、生态功能价值气象评估等技术,开展流域气候变化生态监测评估。

  3.提升黄河流域气象中心服务支撑能力。推进黄河流域气象中心建设,优化黄河流域气象中心运行机制,完善信息共享、灾害联防和联合会商等工作制度,建立集约化业务流程,实现流域气象服务规范化发展。开展流域气象预报服务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建设黄河流域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推进气象、水利、环境等多领域数据融合应用,提升流域水文气象、气候变化应对、气象灾害联防一体化气象服务水平。

  (三)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开展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示范。

  1.提升高标准农田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设施与农田水利、电网等同规划同建设。深度融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做好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生产全链条气象服务。强化中长期天气预报、年景预测等在粮食作物播种、田间管理、生产布局中的应用。提升干旱、渍涝、大风、冻害、冰雹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主要病虫害气象预报能力。建设黄淮平原粮食生产核心区(商丘)气象服务中心、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周口)气象服务基地、种子培育气象服务基地和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基地。

  2.强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供给。推进花生气象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拓展茶叶、苹果、烤烟、山药等特色优势作物气象服务。发展适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精细化、特色化农业气象服务。推进农产品气候品质认定,建立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气候溯源体系。

  3.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方式。加大农业气象服务客户端研发和物联网应用,实现数据采集、产品加工制作、信息推送、田间数据监控、互动交流等多项功能融合互通的个性化气象服务。推进全省气象为农服务基础数据“一张网”和基础产品“一张图”建设。形成针对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个性化服务新模式。建立关键农事活动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

  4.实施美丽乡村气象建设行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推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美丽经济发展。深入挖掘分析优势气候资源,塑造乡村生态旅游气候品牌,构建乡村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发挥中国气候好产品、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气候品牌优势,助力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气象保障示范。

  1.提升碳达峰碳中和数据监测能力。搭建支撑我省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气象数据资源库,健全大气边界层监测、预报服务体系,建立湿地生态气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展森林生态、植被生态、城市生态、水资源及水环境生态、温室气体等气象监测评估,为碳交易提供数据支撑。

  2.提升碳达峰碳中和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究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等关键技术的气象领域问题。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气象服务能力,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提升生态碳汇气象服务能力。

  九、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

  (一)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业务能力。配备人工影响天气高性能增雨飞机,建设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飞机保障和实验基地。推进监测与作业一体化综合站点建设,建立智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观测、云水资源开发、作业效果评估等工作。

  (二)强化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完善气象和应急、农业、林业、生态、航空等相关行业合作机制,提升飞机探测和增雨(雪)作业保障能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求分级区划和灾害评估。优化人工影响天气监测网络和作业布局,加强生态修复、水库增蓄、大气污染防治等试验作业,提升黄河重点生态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地下水超采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能力。

  (三)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完善人员队伍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多部门联合监管和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物联网、智能识别、电子芯片、信息安全等技术应用,提升作业站点、运输车辆、弹药库等关键部位和场所安全监管和防控水平。

  十、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提升气象治理效能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出台气象事权清单,推动落实与气象事权相适应的支出责任。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健全公共气象服务政府购买机制。鼓励专业气象服务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和跨区域、跨层级联动发展,建立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机制和信用评价制度。规范气象数据资源的提供、使用、反馈和评估。优化省、市、县级业务布局,完善支撑研究型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气象法治建设。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气象立法、执法、普法工作。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气象法规制度体系。加强气象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构建气象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多元参与,提升实施应用水平。

  (三)加强行业管理和开放融合。完善专业气象服务社会参与、开放合作、效益评估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气象服务和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促进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发展与壮大。强化各类气象观测设备的准入、备案及数据汇交等行业管理。深入推进防雷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雷电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防雷安全监管能力。各地要严格落实基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御设施建设责任。

  十一、重点工程

  (一)河南省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以气象监测服务精准化为核心,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建立健全立体化、精细化、智能化、全时域综合观测及信息保障体系,完善精准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健全普惠均等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生态环境及大气污染治理气象保障工程。

  (二)河南省气象防灾减灾中心(郑州国家气象科技园)工程。新征土地100亩,推进黄河气象研究院落地,建设气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信息处理业务系统,开展郑州都市圈城市生态和边界层等特种观测,打造气象综合观测科学实验基地。建设具有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精细化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功能的现代化业务基地。建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农田生态遥感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气象分中心,打造河南卫星遥感应用基地。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验馆。打造现代气象业务示范区、气象科技创新领航区、气象人才集聚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区。

  (三)郑州都市圈智慧气象工程。建设立体综合、智能协同、泛在感知的郑州都市圈气象观测体系。重点推进多波段天气雷达网建设,弥补天气雷达监测盲区。建设郑州等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优化升级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在大城市人口密集区加密布设自动气象站,实现3公里网格全覆盖。建设省、市、县三级一体化卫星遥感监测应用体系。在气象灾害易发区、防御关键区建设北斗应急通信系统,提高气象数据应急通信传输能力。

  (四)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工程。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等气象保障能力,建立完善对主要生态类型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关键要素监测体系,建设生态安全气象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开展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气象保障示范建设。开展气候资源精细化普查与定量化评估,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综合业务体系。

  (五)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夯实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全国示范省基础,持续提升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能力。实现全省万亩方及以上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全覆盖,建设智能化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开展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建立完善精准化农作物生长全过程服务体系,高标准农田应对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六)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善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立高时效的监测预警一体化服务平台、预警融媒体服务产品快速制作平台,建成“云+端”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及研判分析“一张图”、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一张网”,提升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能力。

  (七)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科学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促进中部区域粮食生产,推动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配备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升级改造新型火箭发射系统,建立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空域申报系统、区域联防工作平台,提升飞机和地面立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科学实验和效果评估。

  (八)基层气象台站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升级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完善气象灾害监测应急处置装备,布局建设气象科普场馆,强化极端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综合改造86个气象台站,促进台站基础设施、仪器装备、人才技术、气象文化、科普阵地等协调发展。

  十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突出解决气象事业发展资金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等关键问题,确保任务落实。加强对省、市、县三级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落实机制。

  (三)强化资金保障。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出事项和投资预算,合理安排支出规模。统筹协调重点工程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强化综合预算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

  (四)强化检查考核。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标准体系,将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年度进行检查考核。建立规划实施检查机制和评价机制,提高建设质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发挥投资效益。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