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店村的民宿食坊街
□本报记者李梦露文/图
距离郑民高速南苑收费站不远处,开封市鼓楼区余店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前,锣鼓喧天,几个青年壮汉身穿明黄色演出服,或双手持镲,或肩挎大盘鼓,在广场上跳转腾挪,双眼炯炯有神,吼声气势十足;广场上,老年社火戏班和年轻姑娘媳妇们的广场舞表演队也在热火朝天地排练。余店村男女老少仿佛人人都多才多艺、身怀绝技。
文化生活充实了,家庭纠纷少了。“我们村的人都不爱搁家里玩手机,出来排排戏,演演节目,大家都开心。”2月28日,社火戏班的老“演员”、余店村村民郭永合说。
过去,余店人好像从没有过这样的“闲情逸致”。从远近闻名的废品收购村到家家户户搞养殖业,在赚钱上,余店人总是先人一步。
钱赚着了,代价也不小。“从房前屋后遍布垃圾、污水横流到后来的粪污遍地,臭味熏天,年轻一辈都不愿留在村里。”刘朋全说。
2015年,刘朋全返乡,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鼓楼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带领村“两委”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后,决定转型挖掘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他们开夜谈会,劝说村民关停了105家养殖场,在全村开展环境整治;在鼓楼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他们盘活村里闲置土地,寻找开封传统美食、文化资源,打造了传统手工作坊街和特色民宿。
从养殖村转型民俗旅游村,一开始很多村民觉得不靠谱,也不接受、不支持。“过去村里人都是比着砌高墙,一有生人进村,大家都勾着头看是谁,很警惕也很排外。现在要开门迎客,思想一时间很难转变。”刘朋全说,只有拆掉这些院墙,才能让人感受到村民的好客。
刘朋全决定先拆掉自家的院墙。当时,刘朋全家的院墙和门楼是村里最气派的,他主动带头拆,大家都很受震撼。
随后,余店村的党员干部先拆,村民跟进。一家、两家……村里的院墙一家家拆掉,村民们的思想上的“墙”也轰然倒塌,“拆墙事件”好像一条线,将民心和余店村党支部紧紧连在了一起。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的余店人创造了一周拆除105家养殖场、流转土地705亩,一月完成了85户闲置院落收储、33家美好住家户改造的“余店速度”。
2018年,余店村被列为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的重点建设村,引进大宏农旅公司在村里投资,以民俗、农耕文化为基础,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截至2021年年底,余店村共接纳游客百余万人,先后承办了农民丰收节、清明文化节、非遗活动日等大型节庆活动,有民宿33家。
“现在,余店村每个家庭每年能得到房屋出租、土地流转、家门前务工、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未成年人奖学金等5份收入,每户平均增收2万余元。”刘朋全说。
村民归属感幸福感得到提升,干事创业更有热情,文明乡风愈发浓厚。余店全村上下形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共识,养成了“有事要商量、遇事好商量、做事多商量”的习惯,少了纠纷,多了和谐。
如今,走进余店村,道路平整洁净,隔着别致的矮墙望进去,一个个乡村小院古朴又不失精致,家家栽花种菜,院子本身也成了景区的一部分。
“来我们余店,能品尝非遗美食、看非遗表演,还能坐上小火车游花海、在草原上露营,饿了尝尝村民做的农家菜,累了在村里的民宿歇一歇,都是最有特色的乡土风味。”刘朋全说,“当然,最有特色的是我们的村民,热情好客,淳朴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