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苗苗嬗变壮苗苗

2022年05月31日08:28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董豪杰巴富强于涛

  有苗不愁长!

  5月24日,返乡种粮三年的王华文,咂巴咂巴嘴说:“那也得看是啥样的苗、咋长。”

  王华文是商水县张庄镇八里王村人,小时候他就常听老人说,寒露种麦,十种九得,过了寒露节气,就可以种麦了;等流转土地种麦时,他才发现,按照目前的气候、品种等条件,要想种好麦,得晚点儿下种。

  头两年,王华文都是将播种期推迟到10月20日左右:“麦无两旺嘛,早旺晚不旺,冬前旺长了,春天返青后就没后劲儿了,产量肯定受影响。”

  秉持着小麦避免早旺原则,王华文前两年的小麦种得不赖;可刚摸清小麦的“脾气”,今年这季小麦却让他头大。

  咋了?王华文有一块百余亩的麦田,地势低洼,去年秋汛严重积水;眼看小麦播种期过了,愣是种不上,“拖”到了11月20日左右才种完,比常年整整晚了一个月。

  播种前,商水县农技站站长刘林业专门交代:要种植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整好地、适当增加播量。

  王华文确实这样做了,但还是因为播期过晚,苗子不好。

  过了春节,麦苗该返青了,王华文到地里一看,全是独根独苗、根系发育差,冬前基本分蘖很少,真正是“弱不禁风”。

  根据亩茎数、单株分蘖等指标,麦苗被分为三类,单看亩茎数,不超过90万为壮苗、一类苗,60万至80万为二类苗,40万左右为弱苗、三类苗。

  王华文这百余亩地,茎数每亩还不到40万,是典型的弱苗。

  商水县2022年麦播面积124万亩,像王华文这样的弱苗田有9万亩之多,占比7%;而正常年景,全县弱苗田也就2万亩左右,占比不足2%。

  有苗不愁长,苗算是有了,王华文愁长!

  还好,小麦一生8个月的生育期才过了两个月,还有“辗转腾挪”的空间。刘林业也鼓励王华文:“不能放弃,‘三分种七分管’,只要抓住时机、管理得当,这些弱苗最后一定会强起来。”

  全县有9万亩弱苗,咋管?商水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3个“科技壮苗”行动专家组、23个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服务组,分赴全县23个乡镇,在地头看到“弱不禁风”的麦苗就现场培训、指导。

  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弱苗促壮关键就一个字:早!

  早中耕划锄,促进根系生长;早追肥、浇返青水,增加分蘖保成穗;早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早喷药,防治病虫草害……

  王华文照专家的指导“钉”在麦田里忙啊忙,忙到3月底,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百余亩麦田里的麦苗全部转化为一、二类苗,绿油油一片,他才放下心。

  2021年麦播,河南省有1000万亩小麦晚播,越冬期一、二类苗的比例较往年同期减少10.9%,三类苗比例增长了11.5%。到今年4月底,全省一、二类苗占比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三类苗比冬前减少近1000万亩;受灾严重的新乡、鹤壁等豫北地区一、二类苗较冬前提高25.5个百分点,过了促弱转壮这一关。

  5月30日,王华文的这百余亩麦子开始收割,经过6个月的精心伺候,这些本来缺少希望的麦子亩产超过了1100斤。

  刘林业算了一笔账,弱苗管不好的话,每亩能减产400斤;全县9万亩弱苗田,少收3600万斤,按照每斤1.45元的收购价来算,把弱苗变成壮苗相当于挽回了5000多万元的损失。

  今年河南小麦丰收,“科技壮苗”功不可没。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