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洛阳含嘉仓。
图②温县小麦博物馆“耕作图”。
图③博爱县西金城遗址炭化小麦遗存。
图④焦作马村区马界村收麦场景。刘金元摄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开栏的话
一物一世界。我们从一件文物(一座遗址)出发,基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溯及民族记忆,尝试透过它们解读河南。一物一世界。我们从一件文物(一座遗址)出发,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试看华夏文明,千载演进,斯世复振!
□本报文化报道组
引子:风吹麦浪
一粒4000多年前的炭化小麦,牢牢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它形态饱满完整,灯光照射下泛起黑色幽光。
它来自博爱县西金城遗址。一粒小麦,穿越四千年沧桑,在这片土地上,年年风吹麦浪。
风吹麦浪,初夏世间最美的风景。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这是古人质朴的赞叹;
“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这是今人赤诚的歌咏。
早在龙山文化时期,河南多个遗址已发现数量不等的炭化小麦,一粒、数粒、数百粒。从史前零星种植,“偶尔露峥嵘”。到隋唐洛阳含嘉仓的惊世仓储,至宋代苏轼所咏的“千畦细浪舞晴空”,再到当下的“中原奇迹”,河南生产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小麦,十分之一的粮食,总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从一穗麦的秀,到一地麦的丰,河南小麦史,亦是一部茁长于田野栉风沐雨的传奇。
史前遗存
“麦场桑陇,道都是、六代宫城遗迹。”
宋松洲
“新月沃土地带”,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是全世界小麦的源头。它指的是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田沃土,地带狭长如新月。
世界上的第一粒小麦从西亚出发,先传播到非洲滋养了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又传至印度河流域滋养古印度文明。小麦起源地本身,则是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诞生地。至公元前3000年前,古代欧、亚、非三大洲基本都开始种植小麦了。
我国早期小麦遗址,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即青海东部、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东部,绝对年代主要集中在距今4000年至3500年之间。
2008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博爱县西金城发现一座建于龙山文化中期的遗址,遗址中出土了约4000多年前小麦遗存。
考古人员对城址周边做了系统钻探和大规模发掘,在土岗高处发现小片龙山时期居住堆积,其中灰坑浮选出小麦炭化遗存。同时浮选出的还有粟、黍、水稻和大豆等的炭化遗存。
以往文献记载中,中国境内小麦是从中亚沿河西走廊,由西向东传至中原腹地。此次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
登封程窑遗址,目前考古发现小麦311粒,其中龙山时期小麦10粒,东周时期小麦301粒。专家分析,程窑遗址中无论龙山时期还是东周时期,小麦绝对数量占谷物比例都不高。但出土概率却明显反映了从龙山时期到东周时期,小麦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陡增。
邓州八里岗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浮选在四个单位中有小麦出土,数量极少。除H1880出土6粒小麦及13个小麦穗轴外,其他单位仅发现一粒。对其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大致相当于西周前后。其他单位小麦未进行测年,据遗物分析可能属于龙山晚期。
学者邓振华、高玉据此分析,小麦虽可能在龙山晚期已为八里岗遗址居民利用,但当时其重要性与稻和粟黍相比,还是很低。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浮选出的炭化小麦9粒(一说为8粒),约占农作物总数0.2%。形态特征明显,椭圆形,胚近圆形,背部凸起,腹沟很深,年代晚于龙山时期。
考古专家顾万发、吴倩认为,环嵩山地区直至二里头时期,炭化小麦在郑州东赵遗址、登封南洼遗址、洛阳皂角树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等被普遍发现,且出土数量和概率较低。专家大胆假设,小麦可能在龙山时期已传入环嵩山地区,囿于蒸煮粒食的传统习惯,小麦口感不如粟类作物及水稻,不被先民接纳。
粒食所限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诗经·七月》
最早有文字记载小麦的,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食麦”记载;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第8册,也有“正一月曰食麦”这样的释文解说。
《诗经·七月》中有“禾麻菽麦”之句,《诗经·硕鼠》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小麦在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已经较广泛种植。
《诗经·周颂·清庙思文》,是周人歌颂祖先之诗,有“贻我来牟”之句,“来牟”即繁体字“麳麰”。麳是繁体麦字,可知公元前11世纪已有小麦传入。古代将大麦小麦统称为“麦”,繁体麦字从来,“来”指“小麦”。“来”还有“外来”意。意味着祖先们早就知道,小麦是外来植物。
《左传》记载了春秋初期的一则故事,发生在周王室与郑国之间,“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这一年四月,郑庄公派郑卿祭足收割东周王畿内温地的麦,当年秋天,又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成周的禾,周郑关系大大恶化。
多种记载表明,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已栽培小麦,且已开始种植宿麦即冬小麦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青黄不接的问题。
在周代,麦子得到普遍重视。《春秋》称“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把麦与当时特重要的粟相提并论。但这时的小麦是祭祀品,民间没有,而且不好吃——因为这时小麦还是粒食。
战国时期发明了石磨,只是麦子从“粒食”过渡到“粉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食用方法极大限制了小麦的推广普及。
行走在河南多个博物馆,都能看到汉代陶仓楼的影子。焦作博物馆馆藏一批精品,公开展出的数十座精美陶仓楼令人赞叹。
当游客站在馆内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前,不禁惊叹于汉代工匠的智慧。精妙的陶仓楼,反映的是汉代农业的繁盛。
农业生产力得到提升的汉代,依然崇尚粒食,视粉食是歪门邪道。小麦传入我国后,祖先像吃小米、稻米一样,将小麦或蒸或煮,制成不去麸皮的“麦饭”“麦粥”,口感差。当时小麦品质也不好,磨粉后黏牙,做面条需要掺草木灰才能变筋道。现在风靡全国的牛肉拉面,也是这做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农作物大格局依旧是南稻北粟,只是麦类种植,在北方开始快速追赶粟类面积了。
终成主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唐 白居易
古都洛阳,有条不起眼的小街古仓街,其地下有千年前的辉煌——皇家粮仓含嘉仓。据记载,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自唐代始作为粮仓,直至唐末。
作为唐代“天下第一粮仓”,它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有仓窖287座。是隋唐东都城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史料记载,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
含嘉仓的存在,使得洛阳“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含嘉仓的存在,佐证中原农业的繁盛。在唐代,小麦在中原得到了很广泛的种植,但一直到了宋代,面食才得到大力推广。
阻碍小麦登上主食宝座的,是流言“面毒说”。唐大医孙思邈认为,面吃多了易引发外邪入侵。
到了北宋,小麦和面食迎来黄金时代。北宋郑獬在《收麦》诗中描写:“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
翻开《东京梦华录》,蒸饼、胡饼、冷掏(捞面条)、宽焦薄脆、猪羊荷包(肉包)活色生香,充满烟火气的吃食,令人将现实和历史清晰生动地连接在一起。
南宋初期,杭州迎来了大批开封来的遗老遗少,一边回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感叹“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一边把大包子、荷叶饼、羊肉馅饼等带到杭州,改变了南方人的胃。
时光流转,到了明代,小麦挤掉长期霸主的粟,终于在主食界登顶。
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大迁徙中,北人南迁,均会助力南方小麦生产发展。北方人带来种麦技术,再加上政府鼓励,南方小麦慢慢成为仅次于稻、与粟地位相等的粮食作物了。
明清时期,小麦栽培地区得到进一步拓展。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估算,当时小麦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强。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省份,大约有一半人口,以小麦为食。
小麦不小
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当代红柯
2022年收麦季,记者来到延津,行走在无垠麦田里,微风徐徐,饱满的麦穗轻轻摇曳,麦海波涛荡漾,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麦香。
延津,是新乡小麦的名片,也为河南树立了优质小麦的标杆。作为全国闻名的强筋小麦高产区和重要的小麦深加工基地,它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全国第一船出口食用磨粉小麦,全国第一家注册小麦原粮商标……全国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全国第一家建成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等。
记者抵达安阳滑县时,麦收正酣。六月的中原,“麦浪——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一块麦地。”
受洪涝灾害及秋汛双重影响,2021年,河南第一产粮大县、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县滑县小麦播期,整体推迟7天到10天,蓄滞洪区3万亩超晚播小麦推迟近两个月,成为滑县历史上播种最晚的小麦。6月初,记者眼中的蓄滞洪区小麦,依然一片金色麦浪,随手抄起一株,麦秆粗壮泛青,籽粒鼓胀胀挤着麦芒往外倾斜。
滑县粮食总产量20余年稳居河南省冠军,常年种植粮食面积260万亩以上,2022年小麦播种面积181.2万亩,得益于农技专家和农民的科学种植,今年丰收已成定局。
这些年来,河南农业发展成就喜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左右,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27%,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
河南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优四化”为抓手,调整种植结构,2018年,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种植结构越来越优;农产品加工业已成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三全”“思念”“双汇”等一批知名品牌。
河南还有一批著名的“麦爸”: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许为钢,贯穿他一个花甲人生的是两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与郑麦7698,累计推广面积达2.74亿亩;杂交小麦开拓者范濂,是我国杂交小麦和小麦品质改良全国攻关研究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茹振钢,则被誉为“中国BNS型杂交小麦之父”。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青青的麦田/看着它们发芽、生长、抽穗直至变成金黄。”
稳农强粮
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小麦是全球粮食中的龙头老大,占了四个世界之最,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分布最广、消费量最大。
据专业机构统计,目前全球小麦种植面积超220万公顷,年产量7.3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三成。世界小麦产量排前四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和俄罗斯。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小麦2018年总产量1.28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7%。
在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粮食作物的22%和20%以上。我国也是小麦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有数百种面食。走进任意一家超市,小麦制品都要占据大面积货架。
目前,世界人口已突破75亿,且在不断增加中。粮食危机,始终是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农业稳,国家安。农业兴,国家盛。稳农强粮,是民之大业,国之根本。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当下中原,稳农强粮,致力于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转型发展。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十大战略”的重要一环,提出突出规划引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彰显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河南担当,以“三链”同构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麦子里的河南,已走在利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的大道上。
(成员:张冬云 张体义 温小娟 刘春香 胡春娜)
策划:魏剑
统筹:陈茁 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