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恒 执行: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宋聪俐 文 受访者供图
面塑作品《麒麟祥瑞至尊宝》
面塑作品《戏曲关公》
赵闯现场创作面塑作品《戏曲皇后》
非遗,不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更代表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创造力与文化传承。在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就有非遗项目的展演环节,旨在经由一场全民瞩目的赛事,来弘扬和传播河南省优秀的非遗文化。大赛即将来临,本文的主人公赵闯,作为一名90后非遗传承人,就将在现场展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面塑。
200多年的非遗老手艺遇上90后新生代传承人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面塑手艺人以面粉为主料,将其调成不同色彩,根据所需随手取材,用手和简单工具,经捏、搓、揉、镶、嵌、切、刻、画,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来自河南漯河的赵闯是一名90后,也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面塑的传承人。
200多年前,赵闯的先辈赵丞平创立赵氏面塑,在当时主要制作动物用于祭祀;
后来,赵闯的太爷爷赵世功在19世纪90年代初跟着家人学习捏面人(当时制作比较单一称为面人,后面由于改良工艺较为复杂成为面塑),在动乱的年代,凭借这项技能活了下来;
再后来,赵闯的爷爷出生,从小便继承了这门家族手艺,四处拜师,推陈出新,最终和家族技艺合并,被后人称为“赵氏面塑”,并流传至今。
如今,作为赵氏面塑的第六代传人,赵闯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融合创新,在先辈塑造古代人物和动物的技艺基础上,开创了“三刀定大型,七刀出五官”的独特技法。
“我学面塑的启蒙是来自爷爷,小时候,爷爷经常会做一些小面人给我玩。但正式开始学面塑,是18岁高中毕业去天津打工的时候。”
初到天津露宿街头拜师学艺改变命运
2008年6月,高考失利的赵闯,选择去天津打工,回想起初到天津的半个月时间,至今没有改掉天津口音的赵闯说:“那是我一生的财富。”
初到天津,人生地不熟的赵闯没想到自己竟会露宿街头。因为没有一技之长,白天找工作屡屡碰壁,到了晚上也没有住处,虽然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带的有现金,但从未住过宾馆的赵闯,有钱也不知道怎么花,无处可去之下只能在火车站睡了3天,直到被保洁阿姨赶走,后来在汽车站的桥下、海河公园的长椅、广场的石凳轮流睡了几天。
“后来终于找到一个饭店的工作,就倍儿珍惜。觉得苦和累的时候,想想那没地方住的半个月,就感觉好多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闯看到面塑大师钊海静的面塑班在招生,当即就报了名。“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七点起床练习到八点半,然后骑车去上班,午休为了节省时间练习糖画常常不吃饭,晚上九点一下班就去夜校,每周一、三、五练习食品雕刻,二、四、六学习捏面人,直到凌晨一点下课。”这样的生活节奏,赵闯坚持了将近三年,两条腿、肩膀都患上了风湿。
后来赵闯多次参加比赛,拿了不少奖项,回到家乡漯河后,将自己的所学和家族传承融合创新,做了不少改良。其间,还代表河南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山西大同第一届全国扶贫大赛,参赛作品曾获得不少领导的驻足点赞,2021年还登上了央视一套晚间新闻向全国观众展示面塑技艺。
提起在天津的那几年,赵闯偶尔会哽咽,但他始终心怀感激。当初一同打工的同龄人都很年轻,都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但是赵闯在大家吃吃喝喝的时候拼尽全力学习技艺,并找到了立志奋斗一生的事业,改变了命运。赵闯也想告诉正在砥砺前行的追梦人,想成为一个手艺人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一直坚持……
持续精进提升技艺成立工作室弘扬非遗文化
在即将到来的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赵闯将带领漯河技师学院的学生参加非遗项目展演,届时会现场展示自己创作的《戏曲皇后》《吹箫引凤》《龙行天下》等面塑作品。
“手艺没有终点,艺术永远在进步,所以要不停学习,赶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如今32岁的赵闯不断在拜师学艺,在他看来提升技艺断不能闭门造车,别人大半辈子的经验都是珍贵的宝藏。
如今赵闯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学校里向对面塑感兴趣的学生免费开课教学。还成立了公益服务队,定期去福利院、特殊学校做公益,希望在传播非遗文化的过程中,能帮助更多人,“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因为这项技艺,我才有了一点点能力,现在就单纯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