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闻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在宁波的征集活动正火热进行中,江北区洪塘街道77岁的洪国峰老先生坐不住了,他从自己60多年收集的数万件藏品中,捐出了1万件宝贝。
对他来说,烟标的价值远高于香烟
洪国峰先生是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近日,记者来到他家。推开院门,只见右侧两张方桌上摆放着红袖章、老相机、搪瓷杯……这些稀奇的旧物件引着记者步入了洪国峰先生的收藏天地。
客厅的墙上、沙发上、桌子上、床上,到处摆放着整理好的烟标、烟卡、徽章、钱币……二楼一个小房间内,更是满满当当一屋子的藏品,堆积的高度已直逼屋顶。洪国峰说,在他收集的十多种藏品中,花费精力最多的主要就是烟标和烟卡。烟标,就是香烟制品的商标,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收藏品之一;烟卡,则是厂家为了宣传而放入烟盒里的艺术画片,有人物、风景、故事等等。
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把烟标叫做烟盒、烟壳,甚至没有一个规范的叫法。后来才出现了这一名词,大家普遍认为,“烟标”能准确地反映出包装形式和商标标识的属性,这也是该类藏品升温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样也为其以后登上收藏的大雅之堂做好了准备。
洪国峰的父亲洪兆卿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烟标收藏行列的,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一个珍奇烟标的价值远远高于香烟本身。
买了邮票,回家的车票钱不够了
“我的收藏爱好纯粹是受父亲影响。父亲当时是村里的会计,他最早是收藏邮票的,后来转向收藏烟标,我在收藏方面的‘转型’,跟父亲很相似。”洪国峰说,自己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收藏,但真正让他走上长达半个多世纪收藏之路的缘由,还得从初一时候的一次经历说起。
那是1958年初秋的一天,洪国峰跟随父亲去宁波市区的姑姑家串门。出来路过鼓楼邮局时,碰巧遇到新邮票发行,父亲就决定买一套收藏起来。看着父亲手里精美的邮票,洪国峰也非要买一套。“当时我就央求父亲一定要买。”洪国峰说,父亲就给他也买了一套。后来父子俩才发现,买了邮票后,回家的车票钱不够了,只得又返回姑姑家借了钱,这才得以回家。
正是这套来之不易的精美邮票,彻底激发了洪国峰的收藏兴趣,他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邮票、钱币、纸笔、烟标、烟卡、徽章、门票……半个多世纪来,洪国峰收集了数万件藏品,这其中数量最多、品类最全的要数3万多件烟标和2万多件烟卡。
从宁波人最熟悉的“五一”“北仑”到“大红鹰”,到现在已经难觅踪影的“美丽牌”“全禄牌”等,洪国峰收藏的烟标,见证了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历程。60多年来,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而对洪国峰来说,收藏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一件事,虽然年事已高,但每当收集到一件稀罕的物品,他总会跟以前一样,开心好一阵子。
“我收藏的初心一直未改,除了自己喜欢,还有就是想要留下一些东西给后代人看看。”洪国峰说,“所以这次恰逢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在宁波征集中华版本资源,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这些藏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确实,这些年,洪国峰尽己所能,不仅义务挑起了文保员的担子,还办了10多场个人收藏展。在江北区的学校、敬老院、社区、乡村文化礼堂等地举办公益展,在洪国峰看来,可以让大家看着这些“老古董”回忆往昔,也让年轻人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珍惜现在。
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