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好物,“藏起来”不如“拿出来”

2022年07月22日20:09

来源:浙江宣传

  有这么一座文化富矿:

  它来自于民间,也藏于民间,而且正在反哺民间。

  它是人间好物的集合,也是璀璨历史的见证,更是平凡生活的缩影。

  它就是民间收藏。

  数据显示,我国公立博物馆藏品总数为1469万件,而民间藏品数量据估算已经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

  可以说,“国宝民藏、藏富于民”造就了民间收藏奇迹般的梦幻,而让这些人间好物从“藏起来”走向“拿出来”,则必将释放出巨大的文化能量。

  一

  “藏起来”不是民间收藏的最终目的。

  藏家,藏家,也并非因为“藏”而成为大家。

  将文物“藏起来”,通过私人收藏占有文化之“物”,只是涵养文化之“魂”的初始阶段。

  因收藏带来的喜悦感,因占有好物带来的满足感,也可能很快消散。如果把藏品束之高阁、藏之深闺,那不但让其失去了活力,还会折损其固有价值。

  毕竟,“用进废退”的法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生物,也适用于那些“人间好物”。

  巧夺天工的瓦罐器物,栩栩如生的大师画作,恢弘壮丽的石碑石刻……这一件件倘若都“养在深闺人未识”,那么在自然状态下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以至于没落残损,最终难逃被人遗忘的命运。

  “文物不能没有尊严地沉睡在库房,只有面对公众,它们才能真正活起来,真正神采奕奕,光彩照人。”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先生这样说。

  “藏起来”是为了“传下去”。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艺术馆收藏了诸多东方艺术品,而其中大多来自查尔斯·朗·弗利尔先生的私人收藏。一位中国学者在考察时,被允许深入弗利尔艺术馆的库房,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获赠一些原版彩色照片,通过将相关素材编入成书,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得以继续“传下去”。

  收藏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本着守护文物、传承文化的态度才能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它们记载的历史与创造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二

  手里有了人间好物,如何“拿出来”也是一门学问,方法对头就能更好地实现价值最大化。

  浙江人民就用他们的智慧给出了许多答案。

  很多浙江籍收藏家手握藏品后,往往倾向于这样一个选择——建博物馆。

  早在1989年,温州就通过民间集资建设了瑞安肇平垟革命纪念馆,成为省内最早的民办博物馆之一。2021年,温州已注册民办博物馆58家。乐清铁枫堂铁皮石斛博物馆、龙湾白水民俗博物馆、洞头东海贝雕博物馆……温州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着眼传承发展“千年商港”文化,加快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

  在“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的鄞州,民办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气象万千。目前,鄞州共有38座博物馆和美术馆,大多数来自民间,其中甬宝斋锡镴器熨斗博物馆、千峰越窑青瓷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创办者都是收藏家起步,他们融个人爱好与家国情怀、地域文化与民族记忆于一体,从细微处展现别具一格的文化肌理。

  ↑

  位于宁波鄞州的雪菜博物馆

  当然,并非所有藏家都有时间、精力来开办博物馆。

  文物捐赠,便成了另一种将文物“拿出来”的好做法。

  在浙江,不少博物馆的发展壮大都得益于文物捐赠的力量。2008年开馆的宁波博物馆,从筹备之初就公开向民众征集藏品,并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其中,收藏家哲夫捐赠数十张反映清代宁波历史的明信片、邮票,我国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者、北京大学宁波籍教授陈炎先生也整理6000多册书籍、手稿及文献资料捐献给家乡博物馆。

  “收藏古籍是我个人的爱好,但是我也深知,个人能力有限,古籍公藏是一个大的趋势,版本馆的成立为古籍的保存、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古籍收藏家金亮先生说。去年5月,金亮向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捐赠了10种782册(件)珍贵古籍,包括五代雕版《陀罗尼经咒》、吴越国时期“雷峰塔经”等,对构建分馆藏品体系意义重大。

  除了创建民办博物馆、文物捐赠之外,更具灵活性的文物托管则是通过将文物的所有权和管理使用权分开,给“拿出来”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为丰富馆藏资源和妥善保存民间珍贵文物, 宁波博物馆尝试推出文物托管办法。民间收藏家将私人藏品委托博物馆管理,并签订相关的托管协议,托管文物的所有权仍归委托人所有,博物馆则可根据藏品类型、质量等情况对藏品进行展览和学术研究。

  文物托管制度,既为保管条件不足的藏家提供了方便,也激活了社会闲散文物资源,使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走出个人收藏的狭小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价值。

  三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打造文博强省。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民间收藏的力量不可或缺。

  改变做法、创新打法,让民间收藏的功能持续放大,让社会力量充分参与文化建设,是许许多多民间收藏家和民间博物馆正在做的事情。

  当前,浙江许多民办博物馆正在持续探索发展新模式:

  通过文创产业、课程培训、专利商业化、藏品出租等方式探索博物馆长期运营的方式,构建涵盖展示、收藏、鉴定、拍卖、金融、文化艺术品消费等全链条线上线下交易体系;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突破时空界限,推动“小而美”的复合型文化空间成为“博物馆+”的新场域;

  努力找到馆藏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嫁接点,以社会化运营等方式进入市场、融入社会,不断盘活博物馆的有形和无形资源,等等。

  各类创新做法在提升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水平的同时,正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像今年6月,温州的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举行了2022塘河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全国一大批热爱美、追逐美、创造美的游客蜂拥而至;乐清铁枫堂铁皮石斛博物馆、龙湾白水民俗博物馆、洞头东海贝雕博物馆等延伸发展文旅融合产业,向公众开放露营、举办派对等新潮活动,形成“展示+餐饮+文创”一条龙的融合业态,最大限度释放文化消费活力。

  还有像温州衍园美术馆,成立五年来,联手温州博物馆、温州美术馆、浙江大学、温州春兰草堂等书画界单位,先后合作举办“李叔同与温州”系列展、纪念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师友书画展等近20场高质量展览,打通了文物互通壁垒,传递了悠悠长河里的地方名人文化。

  从私人珍藏到社会共享,让文物回归文化,浙江文博领域的这场创新打法,正在显示出更加具有灵活性、执著性和带动性的深层力量,源源不断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活力。

  把文物“拿出来”,让文化“活起来”,将文脉“传下去”。

  人间好物,作为历史的保存者与记录者,必将借助文博的民间力量重回人间,焕发出新的闪亮光彩。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