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7月23日电题:十八洞村的“十年之变”
新华社记者
进入7月,44岁的杨正邦就没睡过一个懒觉,他要在每天凌晨5点左右开始为自家民宿备菜。
民宿提供一日三餐的服务,杨正邦是老板也是主厨。为了让食材新鲜,每天晚上他开车到周边农户家收菜。如果遇到临时加餐,他就得在深夜12点后赶去40公里外的午夜农贸市场买菜。
“暑假是旅游旺季,平均一天要招待400多个客人,毛收入2000元。”杨正邦乐此不疲,“虽然累点,但有事情做,就踏实。”
杨正邦的家乡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一个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小苗寨。
十年前,十八洞全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7%,村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集体经济空白。杨正邦见证过当时艰难的日子。“耕地少,种田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收入。没有路,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那时,村里有能力的人纷纷外出谋生,杨正邦也是其中之一。他去沈阳开过搅拌机,到宁波维修过信号塔。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十八洞村陷入“贫困逼人走,人走更贫困”的恶性循环。一些人指望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全省上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也在十八洞村落地开花。
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挨家挨户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搭建平台,创造脱贫致富的条件。
村里的优势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村民们说,十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的问题弄明白了。
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介绍,全村形成了旅游、山泉水、劳务、种养、苗绣五个产业,村民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2016年,十八洞成为湖南首批脱贫出列的贫困村。
“这些产业不仅使我们成功脱贫,也为后续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施金通说,在产业壮大的同时,十八洞村的建设改造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苗寨风貌在变化中得到了保护和提升。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陆福兴认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是“精准扶贫”的精髓,也是十八洞村全面脱贫的重要推动力。
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使村里出现“人才回流”。回乡的村民中,既有杨正邦这样长年在外打工的中年汉子,更有许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2019年底,大学毕业不久的施康回到十八洞村,开始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乡村生活,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他还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组建团队,定期在网络上开直播,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也帮助村民卖蜂蜜、腊肉、辣椒等农产品。
“我们接下来还准备完善各种农产品的品牌认证等,借助互联网将十八洞的产品带到更远的地方去。”施康说,他对十八洞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1年,十八洞村全村人均收入2016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成功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通过民宿和农家乐实现稳定增收。
陆福兴说,依靠走市场化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激发村民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十八洞村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借鉴样板。
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十年来,湖南像“十八洞”一样的贫困村都已成功摆脱贫困,拔掉穷根。截至2020年底,全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田晓是十八洞村第一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去年5月18日到任后,他几乎没有回过家。“要让脱贫农户长远发展下去,不能有轻松歇脚的想法。”他说。
在田晓看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意味着由“攻坚战”到“持久战”的转换,在保持驻点帮扶力度的同时,更需要探索出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
“对于十八洞村而言,每一天都是新起点。”对于未来,田晓充满信心。(记者谭剑、张玉洁、刘芳洲、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