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迎接党的二十大丨永不泯灭的记忆

2022年08月16日07:4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在我心中,父亲就是一面旗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时常激励着我,感召着我,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焦裕禄儿子焦跃进

  □焦跃进

  8月16日是我父亲焦裕禄的生日。在这特殊的日子,我心中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如潮水般奔涌。那一幕幕随岁月流逝的如烟往事,跃然而起,让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在我儿时记忆中,父亲总是出门在外忙于工作,常常是不在家的,也是非常严厉的。1964年5月14日父亲溘然病逝时我才5岁多,还是一个不懂得流泪的孩子,对于过早去世的父亲没有太完整的印象。电影《焦裕禄》中嚷嚷着要吃红烧肉,结果被父亲骂哭的孩子就是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红烧肉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少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常聆听母亲的谆谆教诲和姊妹们的深情怀念,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加清晰、高大起来。每次阅读、观看有关父亲事迹的书籍、电影、电视和戏曲,耳濡目染父亲的优秀品质,我都内心澎湃、感慨万分。可以说,我是读着父亲事迹长大的,读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也找到了我人生道路上的方向。

  1976年高中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需要上山下乡接受锻炼,当时组织上照顾我可以留在兰考县城。但我和母亲只有一个想法:“焦裕禄的儿子不能搞特殊,去!”我毅然到仪封乡代庄村当起了知青。从那时起,我追寻着父亲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从下乡知青、生产队长到乡镇党委书记,在农村基层摸爬滚打了20多年。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87年3月,我到兰考县东坝头乡任党委书记。那一天,母亲语重心长地嘱咐:“东坝头是你爸爸常去的地方,那里的乡亲对你爸爸有特殊的感情。你一定要像你爸爸那样,多为乡亲们办好事,不能给他脸上抹黑!”那一夜,我几乎未合眼,下定决心踏踏实实干事,绝不能给父亲丢脸!东坝头乡张庄村是兰考县最大的沙丘所在地,父亲在这里找到了“翻淤压沙”治理风沙的办法。从此,兰考人民给沙丘一个一个地“贴膏药”“扎上针”,最终把沙丘变成了良田。在东坝头这个父亲曾洒下过无数汗水的地方,我像父亲那样,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访贫问苦,看望孤寡老人,发现问题马上想办法立刻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带回乡里集体研究,群众都亲切地称我为“小焦书记”。在这里我一待就是6年,带领干群新增万亩灌溉田,让农民多打粮食。后来到杞县任职,我埋头苦干了8年,其间我进京在王府井大街卖大蒜引起轰动,将杞县大蒜卖到了全国各地,杞县一跃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大蒜生产出口基地县。我深知,当年父亲的任务是带领群众治穷,如今我要带领群众致富。虽然时代不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我空闲的时候,就喜欢到父亲的陵园里,陪一陪长眠在此的父亲。到了那里,总觉得和父亲更亲近了,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总觉得父亲那双慈爱的眼睛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我!这么多年来,党的恩情令我终生难忘,更激励我像父亲那样做人,报答党和国家。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我一直谨记着母亲的教诲,把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和工作的动力。目前虽然我已光荣退休,但我将始终如一把父亲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传承弘扬好,让父亲的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里深情写道:“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父亲是一个虽死犹生、活在世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多少岁月随烟尘流逝,但父亲的精神永不泯灭;多少记忆被时间冲淡,但父亲的事迹被后人所敬仰,传递了无穷的正能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一直为人们所颂扬。在我心中,父亲就是一面旗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时常激励着我,感召着我,成为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最敬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