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吴言 赵普)在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的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一群年轻的高层次人才,带着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先进技术入驻创业。他们平均年龄不足34岁,却已然掀起了风口产业的翅膀,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落地生“根”并占据行业优势。
在大鱼视觉技术(河南)有限公司研发车间内,一台台液晶平板显示质量自动测试设备陆续调试完成,多项专利实现“替代进口”“国内首创”,为企业赢得更多订单。据悉,得益于智能制造的产业风口,该公司2021年销售额较上年同比增长110%,净利润上升170%。
中科医云(洛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完成肿瘤筛查试剂盒、新冠核酸质控品等一批科技成果的研发。随着项目有序推进,这里将成为全省首个集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基因检测技术于一体的智慧生物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9月6日,西工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如今已进驻企业28家,形成了龙头引领、生态集聚的企业雁阵。
为什么西工区能够吸引“后浪”奔涌而至?究其原因,是其独具优势的创新载体和创新机制,构成了汇聚风口产业的“磁石效应”。
聚焦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西工区打造了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西工硅巷、洛阳生物医药产业园、洛阳信息科技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洛阳凤凰谷产业园等五大创新载体,高标准、高水平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8家,让创新产业具备了孵化、加速、规模化生产一条龙的完整链条。
创新的背后是人才,人才的背后是机制。为实现引才聚才,西工区推出人才政策“金十条”,同时实施产业平台聚才、就业创业促进、青年安居保障、社交消费赋能、活力西工提升“五大工程”,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圆梦西工。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西工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全区高端化产业布局。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到北京、沿海等地区,与中科院计算所、北师大科技集团等单位深度洽谈。今年西工区科学谋划了总投资1181亿元重点项目255个,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效益好的科技项目也正在加紧实施。
西工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西工区将持续提升创新平台,完善人才保障,引进高端产业,加速推动全区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以科技创新“聚变”带动产业实力“质变”,打造洛阳创新要素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