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一片甲骨惊天下,它是世界的瑰宝、考古学的摇篮。10月2日,大河网国庆特别策划“VR豫游记”安阳站第一站就来到了安阳殷墟博物馆。
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商代都城遗址
殷墟博物馆因其坐落在商代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而命名,这里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也是甲骨文的发祥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距今已经有3300多年的历史。
据殷墟博物馆讲解员马鑫介绍,殷墟博物馆中展出的文物,每件都是国宝级精品。殷墟博物馆也折射出了殷商历史,是商代辉煌历史的缩影。
最早对殷墟考古发掘是在1928年,目前确定受保护范围已经大概有30平方公里。其中包含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洹北商城遗址、手工作坊等区域。直播一开始所在的位置就是殷商时代的核心区域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域。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域占地439亩,分为博物馆、车马坑、祭祀坑、大殿、甲骨挖掘现场、妇好墓。文物展示与考古现场相结合的一个景区,可以使游客沉浸式体验,充分感受到殷商时期的辉煌。
360度了解殷墟博物馆重器“亚长牛尊”
对于很多游客来说,来安阳一定要去殷墟博物馆打卡,它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馆。为了减少对遗址区的干扰,为了减少和隐藏建筑物的体量,博物馆的设计者、本土设计大师崔凯整体将博物馆主体沉入地下,仅在中心突出地面三米有一个青铜结构,以显示殷商时期青铜铸造已达巅峰。博物馆以商代人们的生活器具、青铜冶炼、甲骨文展示出人类文明的三大要素。
在直播中,讲解员特别为网友介绍了2001年出土于殷墟花园庄54号墓葬的牛尊。墓葬保存完整,是殷墟少有的未被盗掘的墓葬。
“这件牛尊形象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头体态健硕、造型逼真的大水牛。牛头前伸,头顶上还有一对向后弯曲的的大角,嘴唇微微张开,正面看上去好像在对着人憨笑,眼呈目字形,眼球上凸,两只耳朵向外张开,整体面部给人一种憨态可掬的感觉。
牛身背部,中央向下凹,上边有一个长方形盖子,盖子上有一个半环形的小钮,作为打开盖子的把手。盖子和器身上有子母扣,结合得十分巧妙。由于牛的腹部十分肥硕,所以要有四条壮实粗短的腿来支撑起它的身体。牛的臀部呈弧线状向外鼓起,臀还有一条下垂的短尾巴,栩栩如生。
牛尊之上遍布花纹,怪兽、小鸟、夔龙活灵活现。最突出的则是两侧腹部有虎纹。殷商铸铜工匠匠心独运,巧妙地把低垂的虎头放于牛的前腿,把上卷的虎尾置于牛的臀部,生动再现了一只虎虎生威的猛虎形象。
为何是水牛而不是黄牛形象呢?据考古学家研究证明,殷墟时期黄牛已经驯化家养,而水牛仍是野生状态。殷商人们对于自己不能驯服的水牛、猛虎、大象等心存敬畏,并认为这些猛兽有沟通神灵的能力。而黄牛、猪、狗、鸡等家养动物,则失去了神秘性。
如此珍贵之物,当时是谁的呢?在牛的颈部和器盖之上,铸有“亚长”两字。“亚”是指拥有军权的官员,“长”字则像一位长者,上面有长长的头发,下面弓着身子,您看,手中还拄着一根拐杖呢!“长”是牛尊主人的姓氏。这两个铭文清楚地告诉我们,牛尊的主人是一位姓长的军官,我们且叫他“亚长”。
线上逛博物院线下书写“甲骨文” 缤纷活动持续进行中
在直播的同时,各位网友还实时在评论区里进行评论互动,讲解员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在观看直播期间,广大网友还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国庆假日,殷墟景区举行“书写甲骨文 祝福祖国”活动,在甲骨文发现地石碑前,一群身着古装的孩子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尽情挥墨,书写甲骨文的景象……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体验书写甲骨文的快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殷墟景区研学组举行“我是小小考古家”研学宣传活动,在甲骨文龙凤石碑前由研学导师展示殷墟研学内容:我是小小传拓师,我是小小建造师……现场报名者可免费赠送研学新课程“我是小小绘画师”。
此外,10月3日,“VR豫游记”安阳第二站将走进红旗渠,希望广大网友继续留守大河网直播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