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河南力量”唐宫夜宴数字藏品11月3日首发上线

2022年11月01日16:07

来源:百家河南

  又被《唐宫夜宴》刷屏了!

  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运用5G与AR现代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舞台效果,成功“出圈”,掀起传统文化热,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今年10月,作为“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在四大卫视、五大平台同步播出,又让《唐宫夜宴》再次火遍大江南北。

  厚朴文物与曼妙舞姿交织,河南话与小姐姐辉映,过去在全国人民印象中“只会种地”的河南,这几年俨然成了文化创新的高地。

  河南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IP唯一官方运营机构河南唐宫文创科技集团联合百度特别推出《唐宫夜宴·唐小妹》系列数字藏品在百度平台公开发行,用数字化讲好文化故事,用数字藏品看见河南力量。

  本批藏品限量发售,包括唐小妹·手镲、唐小妹·琵琶、唐小妹·笛子、唐小妹·手鼓等4款造型,共计10000份。每款藏品均拥有独立编号,且永不增发,是独一无二的数字藏品。

  喜欢唐小妹的朋友

  定好小闹钟,提前练手速

  11月3日,跟随“唐小妹”

  一起穿越时光隧道,“梦回大唐”吧!

  【藏品介绍】

  《唐宫夜宴》创作灵感来自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一组13件,包括8件乐俑和5件舞俑。(现存于河南博物院)

  故事讲述的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设宴。一群体态丰腴、俏皮活泼的小姐姐叽叽喳喳地去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事。

  唐小妹的妆容设计上,眉形采用初唐比较常见的长眉,眉间是金色和红色颜料绘成莲瓣的花钿额饰;太阳穴位置的两道飞红呈弦月形状称作斜红妆,是唐朝中晚期风靡的一种画法。酒窝的地方点缀胭脂称作面靥。蝴蝶唇妆显得唇形更加饱满。整体人物造型从唐三彩吸收灵感,汲取了唐俑服饰造型特点,凸显“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唐之美。

  从博物馆里三彩乐俑得来的灵感,汲取了唐俑服饰造型特点,传统文化元素在节目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唐宫夜宴》通过结合当代人的视觉审美来讲述唐朝的故事,一群穿着唐朝服饰嬉戏的少女成了观众眼里熟悉的陌生人,她们在一颦一笑中生动地展现了唐朝独有的美学风范。

  唐小妹·手镲

  同时又称之为钹,《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蒲拨切,音跋。《玉篇》铃也。《集韵》铃属。《韵会》乐书铜钹,南齐穆士素所造,其圆数寸,大者出於扶南高昌疎勒之国,其圆数尺,隐起如浮沤,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

  唐燕乐法曲,有铜钹相和之乐。《正字通》亦谓之铜盘,司马承祯制配眞道曲,大罗天曲,有铙钹,盖其小者,今亦用之以节乐。或谓之草子。或谓之铺钹。

  唐小妹·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

  唐小妹·笛子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1986-1987年间,河南贾湖遗址出土20多支精致的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唐小妹·手鼓

  手鼓是鼓中的一个大类别,是一种打击乐器。各地、各民族称谓不同,制法也稍有差别,其中最为典型的维吾尔达卜。达卜早在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就已出现,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达卜音色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演奏技巧灵活多变,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节气氛的作用。

  【购买路径】

  百度APP搜索【数字藏品】

  进入小程序,即可在指定时间一键购买

  【购买时间】

  2022年11月3日10时

  百度数字藏品限时限量

  据悉,此次唐宫数字藏品发行活动是百度城市级项目《看得见的河南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以城市为载体,以文化为起点,用最流行的载体去呈现、去创新、去创作,不断地输出新的形象和叙事,在不断出圈、破际、融合的过程中,讲好河南文化故事,让世人看见河南力量。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