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永富在做土壤生态退化改良试验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丹
“跟‘土’打交道30多年,大家都称我为‘土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耕地质量保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党永富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这样介绍自己,三句话不离“治土”本行,就连微信名字也改成了这个称呼。
为土壤建言,他是中国治土“三系法”的开创者,首位登上联合国讲坛的中国农民科学家。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再访这位从周口西华县走出的“土代表”。
实践
和“土”打交道30多年
让蚯蚓回到田间地头
“脚踩泥土,心里才踏实。”今年56岁的党永富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童年伴着饥饿长大,懂得粮食的珍贵,为此他和“土”打了30多年交道。早在1988年,为了弄清楚除草剂会不会伤害庄稼,他卖牛换钱,在自家的一亩三分田里做试验,打起土壤污染防治战。
“土壤很神奇,它就像一个生命体,有自己完整的系统。”提起土地党永富说道,“一个时期解决一个时期的问题。”几千年来,耕地始终靠的是草木灰等传统有机肥营养体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大,以氮磷钾为代表的化学营养体系成为主流,日渐解决“如何吃饱”的问题;而进入新时代,土壤已从原有的单一施肥营养体系问题上升到土壤中除草剂残留障碍、土壤生态退化、营养失衡的三大体系问题。
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党永富提出创建“三土三方”绿色集成技术,按照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和地力状况,针对不同的土壤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于农田中。2021年,该技术成为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河南农业大学牵头,在商水、西华、西平、安阳等4个县选定10个乡镇开展大面积试点推广,示范田平均单产626.41公斤/亩,比对照田增产113.61公斤/亩,增幅22.6%。
“比如,之前不少地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蚯蚓在作物地块中很少见到,这可不是个好现象。我们在商水县进行了15万亩农田的试验,对除草剂残留进行改善,发现蚯蚓慢慢又出现在田间地头,土壤微生物菌群活性提升,生态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土壤营养得到平衡。”党永富说。
履职
每年参会,几瓶“土”成了行囊中的标配
围绕治土研究,党永富在土壤农残降解、土壤生态改良、土壤营养平衡等领域取得突破,获得11项发明专利。他对被残留的除草剂污染的5600多万亩农田进行治理,使其重获生机。2017年,他当选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
从担任乡人大代表,一直到县、市、省、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一直在为“土”代言,为提升土壤质量鼓与呼,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土代表”。
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党永富就提了推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相关建议。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施行,党永富的愿望实现了,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始终在为土“发声”。5年来,重点围绕土壤污染防治,党永富共提出议案与建议66件,其中,有3件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
2022年全国人代会上,党永富提出了《关于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由单一营养体系上升为“三土三系”,保障耕地质量跟上新时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建议。
去北京前,他特意跑到西华县试验田里挖了“三瓶土”,还带了两簇玉米根须。党永富介绍道,“三瓶土”分别是松散的“原生态”土壤、充满硬疙瘩的板结土,还有一瓶是经过他改良的、富含营养的土壤。两簇玉米根须“长相”也不同,“改良后土里种出来的玉米,根须多而深,而另一簇少而浅,空心明显,出自化学肥料的土壤”。通过对比,“看得见、摸得着的土,最具有说服力”。
带土参会已经成为他每年的“常规操作”。党永富说,没有好的土壤,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
奔波
摸清土壤“家底”,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2021年4月18日,老区土壤医院揭牌成立,党永富担任院长。这是全国第一家服务老区土壤治理与保护的专门机构,让“生病”的土壤得到全面系统诊治,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试验、耕地质量提升等功能为一体,免费解决各种土壤问题。
截至目前,该院已培训种粮大户1000多人次。“院里大多专家都在省内各个农田里采集土壤。通过检测,逐个开出解决方案。”党永富说,摸清土壤“家底”,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这决定着我们吃得饱不饱、吃得好不好。”
刚刚过去的一年,党永富异常忙碌,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忙着到基层调研,为耕地质量和农民增收奔波。“通过治理,每年每亩增产的粮食可达100公斤~200公斤。作为一名从事土壤污染防治的基层工作者,下一步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三土三方’技术,推动粮食稳步增产。”党永富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