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刚刚结束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但此行受到的关注和解读,以及对地区局势的可能影响才开始。美印官方都把这次访问拔得很高,营造出两国关系获得大升级的氛围。美官员称“天空是美印关系的极限”,莫迪则表示,对两国关系来说,“天空也不是极限”。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尤其给人此种印象。但双方的分歧与相互利用的算计并未消失或化解,只是被一时刻意掩盖,这比坦诚地列举出来更显虚假;而虽未明说却无处不在的针对中国的因素,则让人感到隐隐不安。
美印在国防、半导体、关键矿产、高技术以及太空合作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协议,印度将得到美国很少与非盟友国家分享的一些关键技术,美国科技大公司也将真金白银投资印度。有美国媒体对此称,美国对印度下了“巨大的赌注”,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他们的潜台词:一是认为美印加强合作的目的是不单纯和不对称的,二是对能否获得收益心里没底。相对于华盛顿表现出的“横跨星空大海”的热情和乐观,美国舆论的这种怀疑指向和态度,更能反映美印关系没那么光鲜的客观现实。
几乎所有观察人士都注意到,在莫迪的这趟美国之行中,美印两国官员一直避免直接提到中国,但中国议题被普遍认为是美印深化两国关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中国被美媒称为“美印盛宴上的幽灵”或“房间里的大象”。换句话说,众所周知,美国现在对印度示好,是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来拉拢印度共同对付中国,美印双方对此都心照不宣。但这种功利主义性质的“密切”是临时的,不稳定的,也是很难靠得住的。
“塑造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已成美国的对华阳谋,美国正在大力推进。理论上讲,位于中国西南方向的大国印度会不会加入,对美国能否实现这个阳谋至关重要。如果印度加入后,美国从地理上完成了对中国的围堵,这是华盛顿政客难以抵制的KPI诱惑,他们因此不吝对印度的吹捧和礼遇,甚至舍得拿出一些实惠,以换取新德里的配合或支持。
这看上去很完美,但我们都知道,一些臆想出来的计划落到实处往往一地鸡毛,就像中国的那句成语“纸上谈兵”。越是战略自主性强的国家,比如印度,越是不可能严格按照华盛顿编写的剧本演出,尤其当华盛顿要求它做出不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事情时,我们相信新德里会冷静和清醒地作出选择,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新德里当然有自己不好公开说的打算,比如想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成为美国对华遏制的一环,决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和原则,也有损它的大国尊严。有美国人抱怨印度是“摇摆国家”,透出对印度不以美国意志行事的失望。扩展一下看,其实美国能绝对控制的小弟寥寥无几,美国打造对华包围圈是一定搞不成的。
全球治理需要大国之间的合作,对美印加强以和平与发展为目的的互利合作,我们乐见其成;对美印针对中国的谋划,我们则坚决反对,但也不会感到紧张,因为这注定行之不远。印度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性大国,现在正努力争当“全球南方”领头羊。中印两国互相毗邻,同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美国很远,中国很近。要“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就得有大国外交的考量,相信印度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