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探新②丨在郑“安家” 这“理”要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桥头堡

2023年12月20日21:35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河南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作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龙头和核心引擎之一的中原科技城,备受社会关注。大河网推出策划《进“城”探新》,走进中原科技城的科研院所、企业车间,实地感受创新脉动。

  大河网讯 20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去年已交付;截至今年10月,柔性引进北理工教师16人,本地招聘专职工程师及管理人员56人;初步建设了医用光学器件精密加工、光学设备精密装调、生物芯片加工制备检验测试等研发环境……

  河南在中原科技城种下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经过精心“灌溉”“施肥”,这批种子已悄然生根发芽。作为其中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通过医工融合创新医疗、智能系统与数据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正在助力河南科技发展迎来新的“羽翼”。

  12月20日,记者采访到北京理工大学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周勇,以及研究院就读研二的“先遣部队”学生们,探索在郑“安家”的研究院如何建设服务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的桥头堡。

  一盘棋:“4”+“1”布局 研究院发展聚焦四大领域

  10月14日,河南省、北京理工大学、郑州市三方共建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质升级建设的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揭牌。12月8日,郑州市相关公示显示,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城市更新项目占地面积65.15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6.48亿元。

  一盘大棋呼之欲出,也引发业内关注,研究院究竟做些啥?“研究院主要聚焦四大领域,计划建设四大研究所加新型功能材料工程中心。这四个领域分别是医工融合创新医疗、智能系统与数据技术、信息通感与信息电子,还有新型功能材料与应用开发。”对于研究院的发展规划,周勇成竹在胸。

  “河南是人口大省,医疗需求很大。因此,医工融合创新医疗技术研发是研究院发展的重点领域。”周勇强调,创新医疗涵盖临床医疗技术与大健康服务两大方面,一是围绕临床医学技术怎么提升,尤其面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创新医疗技术,开展创新医疗器械的开发与新兴医学技术的研发。二是围绕大众健康的管理与服务,包括慢性病管理与医养康养服务,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赋能健康领域“防未病”、“治慢病”,着力构建主动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

  智能系统与数据技术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技术领域,周勇介绍说:“这一块主要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重点布局新能源车辆大数据管理、机器人应用开发等方向开展研发工作。”“信息通感与新兴电子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电子领域,比如空天一体化通信技术、探测感知新技术、可穿戴信息感知等新兴电子方向。新型功能材料与应用开发领域,主要聚焦特种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方面,比如阻燃、耐高温、高熵合金等一些新型材料。”周勇补充道。

  周勇透露,材料、化工及生化类技术研发产品,通常需要工程化的“放大再放大”才能成工业级产品,所以开发通常需要一个重要环节——工程化试制。因此,研究院初步规划,在平顶山或更合适的化工园区建设一个精细化工工程中心。

  一群人:河南是我的家我的根 为河南出力很骄傲

  北理工郑州研究院跟其他研究院的区别在哪儿?“突出以科技为导向,兼具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功能。”周勇介绍。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张梦佳,如今在郑州研究院读研二,她说:“在北京本部学习时,更注重学术知识,和老师直接交流多一些,而在郑州研究院更注重与工程师交流,对项目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动手能力也大大加强了。”在张梦佳看来,在郑州研究院的学习与在北京的学习实现了充分互补。

  张梦佳提及,郑州研究院给学生们提供了优越的住宿条件,“宿舍与研究院距离很近,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提及未来的就业规划,张梦佳坦言,研究院内窥镜项目组的技能和专业能力都很强。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张梦佳说:“更重要的是,河南是我的家、我的根。留在河南,不仅能实现父母、家人、朋友的期望,还能为河南的科技发展出一份力量,这是一件让我无比自豪、骄傲的事情。”

  与张梦佳不同,研究院学生侯佳禄来自山西。“研一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研二来了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研究方向是数字微流控芯片技术。”他说,河南的胡辣汤、羊肉烩面,郑州的天气、空气质量,都令他感觉到宜居。

  “在研究院学习这两年,收获颇多,河南是人口大省,数字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检测,微生物检测以及食品检测,我的专业可以和河南的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侯佳禄希望,成长的同时,也能为河南科技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研究院未来五年要在本地招聘150人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每年还会安排100名研究生到郑州研究院来开展学习和研究,专业涉及机械、信息、生物、电子材料等。”周勇说,研究院的任务目标是,为河南培养一批本地化科技人才,五年计划完成1000名硕博生的培养,其中学校500名,与本地高校联合培养500名。

  一条路:一颗数字微流控芯片做一个实验室的事

  做省校合作的研究机构,引入团队是关键,布局的科研任务是基础,否则研究院的产出就会成问题。

  “围绕四个领域,第一期计划在每个领域部署三到四名领军学者或科技领军人物,面向应用与开发,请他们来郑州研究规划团队建设,把成型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阶段性研究成果衔接到这里,研究院帮助他们建设研发团队,提供平台支持,鼓励他们面向应用去做实际有用的研发。”周勇介绍,成果出来后,会有相应的创新资源来对接,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扶持项目初创公司的落地转化。

  目前,研究院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周勇介绍,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胡斌教授在抑郁症筛查、精准评估和调控治疗方面的技术成果正在引进落地中,通过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合作开展项目的应用示范,并逐步推广应用到全省乃至全国。紧密地结合了河南省、郑州市的科技发展及社会需要,以省市平台来做应用试点,既解决地方实际需求,也让已有项目成果尽快落地转化。

  “段星光教授是国家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的专家组成员,也是多项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工作是肺小结节的早期筛查技术,包括医用内窥镜、末端执行器在内的临床医学应用开发。”周勇介绍,目前,第一款原型机产品也做得差不多了。

  原来在实验室做检测,要把试样做成溶液,然后滴管滴上再去做分析。一个测试周期很长,试样分配很难掌握。“研究院布局研发的数字微流控芯片,就是面向检测的新手段和新平台。通过把试样溶液在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分离成为微液滴,采用数字方法去操作和控制微滴液,实现检测样品的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周勇说,同一滴试样可以做很多个测试实验,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速度,相当于用一颗芯片就做了一个实验室的事。

  一座堡:希望成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领域的桥头堡

  “签约的第二天就动工了,动作咋那么快呀!”周勇笑着感慨,河南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而北京理工大学,也希望在中原地区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桥头堡。

  “研究院建立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也一直在摸索河南的真正需要。河南聚力打造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28个重点产业链,这就是我们要对标的方向。河南省需要什么、郑州市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力研究什么,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就是去对标河南省的需求。”提起如何通过先进技术带动河南科技创新发展,周勇的回答诚意满满。

  周勇认为,在河南不仅体会到了政府在研究院“安家”上给予的宝贵支持,更感受到了河南省、郑州市对科技创新极大的热忱。“在办学条件支持上,我们的团队和老师们都很感动,效率非常高,很快确定了办学用地、签约,第二天就动工了。”

  “这体现了政府的一种担当,也为郑州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周勇满怀憧憬地说,希望研究院围绕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为河南创新发展“添砖加瓦”。(刘高雅 实习生 金潇潇)

      相关推荐

      进城探新①丨“孔雀”东北飞中原 校地联手按下创新“加速键”


编辑:张龙(大)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