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击鼓催征日,奋楫争先时。1月28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郑州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
干货满满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亮”出了全省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更为新的一年砥砺前行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细读报告可以发现,“中原医学科学城”“新郑综保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许市域铁路”等“港区元素”出现在了报告里。这些“港区元素”让郑州航空港区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更加可期可盼。
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揭牌、郑州大学医学院新校区确定选址、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港区下线、创维新能源汽车全球总部大楼投用……过去一年,郑州航空港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两位数,继续领跑全省。大河网推出《“度”懂航空港》系列报道,从深度、速度、广度、温度、力度等方面,对郑州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进行“解码”,本期推出“深度”篇。
大河网讯 河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中部大省联结世界的枢纽、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增长极……从“一张蓝图”到“现实样板”,从一个“港”到一座“城”,郑州航空港区演绎了一次次华丽蝶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中原医学科学城架梁立柱,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河南基地,谋划建设人体泛蛋白修饰组学等公共平台,吸引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药物等头部企业入驻,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
我省坚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首位战略”,全面构建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支柱平台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
郑州航空港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创新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在“深”字上下功夫。
这是解题破局的关键之举
谋篇布局,考验的是前瞻眼光;解题破局,关键在于创新引领。多次研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党政代表团赴国内知名医科大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创新。”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已成为亿万中原人民的共识。
从2023年7月起,郑州航空港区双鹤湖畔这块40平方公里的土地,犹如一块磁石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省委、省政府以前瞻30年的眼光,重建省医学科学院、谋划中原医学科学城,在郑州航空港布局打造“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创新格局,“医研、医疗、医教、医工、医药”为一体的“五医”发展模式按下“加速键”。
自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揭牌以来,全省“医教研产资”优势资源在这里汇集,中原医科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作为我省高校航母,郑州大学在省内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作为郑大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院已悄然在港区布局。今年年初,郑州大学医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批后公示,这也标志着郑州大学医学院新校区落地中原医学科学城又有新进展。
在省医学科学院重建的“施工图”中,18个字清晰地为它定位:“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医教研产资五位一体”。省医学科学院为“龙头”,中原医学科学城是“载体”,院在城中、育产聚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当“引擎”,转化成果、建成支柱,激发澎湃新动能。
这是持续奔跑的港区效率
2023年6月9日,省领导到航空港区调研,研究推进省医学科学院规划建设工作。同年6月16日,省委常委会会议正式作出决策,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打造“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创新格局。同年7月15日,举行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揭牌仪式,我省科技创新再落关键一子。同年8月5日,中原医学科学城发布“招贤令”,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专业人才。同年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专场活动在港区举行,总投资突破800亿元的数十个“医”字号项目成为活动主角。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中原医学科学城陆续引进通用技术、国药、中信、华润、复星、拱东医疗、雷泰医疗、迈胜医疗、华检医疗等大个头生物医药企业54家,与13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省医学科学院8个临床研究所入驻、5个产业研究院在建,新建医疗器械领域公共平台2个,生物医药CXO一体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一个项目从谋划、签约到建设、投产,涉及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项目推进就会卡壳、停滞。为了加快节奏,赋能医科城发展,中原医学科学城成立了管委会,按照“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
“足不出区,就可以办理业务。”去年底,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航空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在中原医学科学城揭牌。从此,中原医学科学城内的企业再进行药品、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普通化妆品备案等业务,即可实现“区内办”“就近办”“马上办”。
此机构的设立,可实现企业直接在中原医学科学城办理相关业务,最大限度减少跑腿次数、降低办事成本,让企业享受到“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带来的便捷。
中原医学科学城作为省委、省政府构建“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聚焦生物医药、先进医疗器械、医学检验检测、合成生物、数字健康等产业领域,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千亿集群,打通服务企业从科研到市场支撑体系的全流程、全链条。
这是求贤若渴的重才态度
细胞与免疫治疗CDMO平台、中原纳米酶实验室等全球领先的医学研究平台加速建设,阎锡蕴、大卫·阿兰·韦茨等国内外知名院士纷至沓来,国药集团、中信大健康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先后落地……
省医学科学院已聘任院士6人,引聚顶尖专家33人,组建PI团队66个,引进科研人员超300人。中原医学科学城正成为令人瞩目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省政府出台了《支持中原医学科学城建设若干政策》,对中原医学科学城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级政策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出台了《中原医学科学城“再造新高峰”人才发展十条(试行)》等招才引智政策,对各类人才释放强大吸引力。
“郑州航空港区正处于蓄势腾飞的新时期,对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是青年才俊施展才华的舞台,多措并举让各类人才在航空港区舒心就业。”郑州航空港区组织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航空港区通过“空中丝路 引才行动”等人才计划,吸纳五湖四海的人才参与到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中来。
“对标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方案,2025年将实现省医学科学院引聚科研人员1000名、中原医学科学城产业规模超1000亿的‘双千’目标。”中原医学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悦远来,人聚产兴。中原医学科学城正成为“千里马”竞相驰骋的热土。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制定了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体系实施方案,聚焦一流领军、优秀青年、急需紧缺、医疗卫生领军、医工交叉等人才,明确政策措施。在引进方式上,通过引进、招聘、调入、双聘双跨双激励等方式引聚。在福利待遇上,参照河南省“1+20”一揽子人才引进政策,对一流领军人才“一事一议”。在培养措施上,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支持更多青年人才、医工交叉人才成长为领军人才。在激励机制上,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赋予PI决定性的课题选择、经费使用、团队组建自主权。 (高利国 王瑞 王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