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龙展在一楼展厅,请往前走。”“导览手册在咨询台那里可以领取。”“可以在这里预约志愿讲解。”……2月15日,龙年大年初六,记者来到郑州博物馆,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身着红马甲的小志愿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她眼神专注、讲解专业,引得听众纷纷点赞。
小志愿者汪梓和在为大家进行志愿讲解
“我虽然做志愿讲解的时间不长,却收获很多,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有观众的认可和掌声。”小志愿者汪梓和告诉记者,刚开始时拗口的讲解词以及生僻的知识让她记忆起来有些吃力,不服输的她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网上找相关资料进行细致的学习,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这些之后,我再去看那些讲解词突然就能明白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就好记多了。”汪梓和说。
听到有趣的内容,孩子们聚精会神
汪梓和的爸爸说,梓和从小就对历史比较感兴趣,自从经过培训并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性格更加开朗了,读书兴趣更浓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这次春节期间的志愿讲解活动还是她主动报的名,过年期间几乎都在这里为大家做讲解。
据了解,郑州博物馆春节期间共有近三十名志愿讲解员在岗,因为开设了龙年新春特展,来博物馆过大年的游客更多了,新春文化氛围也更浓了。
其实,春节期间,除了郑州博物馆,河南省各大博物馆都能看到“志愿红”的身影。
“我在洛阳博物馆志愿服务9年了,每年春节都会赶到博物馆与志愿者老师们互相拜年,会用镜头记录下在人群簇拥下老师们精彩讲解的场面,记录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驻足欣赏精美文物的瞬间,也会带着家人、陪同好友在博物馆里学习历史知识,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感受不一样的快乐。”洛阳博物馆志愿者刘俐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的博物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志愿讲解加了一场又一场,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的需求。
志愿者刘俐在为大家做讲解
刘俐说,今年春节更不一般,因为是龙年的春节,洛阳博物馆为大家准备了《寻迹中国龙——洛阳出土龙文物特展》。展览中有不同时期、形态各异的珍贵文物,向我们证实龙作为极具中国特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之中,沉淀并凝聚着祖先对世界的认知、审美、憧憬甚至敬畏。除了这些精美的文物,这次展览的展板也非常考究,引经据典,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龙为何物、龙的形状和“龙”字的演变,介绍了龙的审美和龙带给中华儿女的精神内涵。
来博物馆过节的多了,志愿讲解员们更忙了
刘俐告诉记者,她的小外孙快6岁了,来博物馆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初一来博物馆更是必有的活动。“他现在能带着初来的小朋友去欣赏画着鸟和鱼的伊川缸,去介绍那件刻满狩猎纹的铜壶,还会告诉你哪个是竖立在西关的那个九龙鼎的大方鼎原型……”刘俐认为,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门,也是建立孩子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
河南博物院志愿二队在博物馆等着大家
河南博物院也在春节期间推出了“节日我在岗——豫博红志愿服务”“豫博红讲解进行时公益讲解”“我用我心讲党史”“红色宣讲志愿服务”等系列公益服务。
八方来客文博热,九州龙腾春意浓。这个春节,志愿讲解员们在博物馆里等你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