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15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我们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2024年04月12日13:04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豫论场.jpg

  □于晴

  又一起学生联名举报导师的事件有了结果。

  4月10日,对于15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北京邮电大学发布正式通报,教师郑某确实未能履行导师职责,决定取消郑某研究生导师资格。

  看23页的PDF 举报材料,郑某的学生每天工作时间普遍超过10小时,且全年无休,多名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举报材料中还提到,郑某情绪不稳定,经常对学生破口大骂,还长期指使学生做和科研无关的事,比如代取快递,替其开车接送家人朋友,去其家里打扫卫生,甚至为其女儿写作、考试作弊等等。

  学生举报导师,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近年来也闹出了不少负面新闻。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师生关系总是纯粹甚至动人的,而如今“举报”却成了它的一个“形容词”。这也让我们疑惑,象牙塔里,师生关系为何会激化,甚至走向彼此的对立面?

  “不到万不得已,学生怎么会精心策划一封数十页长的举报信”“做这件事情一定下了很大的决心,赌上了自己的未来”,网友的评论令人心痛。学生联名举报导师,看到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和字里行间中的无奈,令人唏嘘。

  这些无奈,暴露出了问题的根源:导师与学生关系的不对等。现实中,导师几乎掌握着学生的“生杀大权”,从奖学金、论文开题到毕业,很多事情都需要导师的同意。

  对研究生来说,导师是横向课题里一言九鼎的“老板”,还是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引路人”?抑或是生活中关怀备至的长辈、朋友?究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怎样才是标准的、不会产生矛盾的?目前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来界定。现实中,不同导师带教的风格差异极大,因此,也有学生说,选导师就像开盲盒。

  相聚本是缘分,师生一场也是一种幸运的相遇,能够相互成就的师生关系,不仅关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更关系到形成良性的学术环境,同样也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结局。

123.png

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