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致敬提灯的人丨须眉亦不输巾帼 急诊科的 “男”丁格尔

2024年05月10日11:22

来源:大河网

写在前面:新生命呱呱坠地时,他们双手迎接;面对患者时,他们用专业和爱心,去治愈、去呵护。5月12日,是“南丁格尔”们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策划推出《护士节·致敬提灯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TA们的日常,看TA们如何与生命赛跑。

大河网讯  如果说医院是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战场最激烈的前沿。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大门东北角,有一个24小时都灯火通明的地方,这里的时间要靠“抢”,因为每耽误一分钟,病人就多一分危险。

郑大一附院急诊医学部护士长李博自开启护理职业生涯以来便奋战在急诊一线,从事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近20载。在护理行业,都说巾帼常有,须眉罕见,但李博却用男子汉的铁肩担当,诠释了“须眉亦不输巾帼”。

20年从业经历 他把科室带成了“行业标杆”

“很多影视剧里急诊科的场景,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生活。”5月10日,李博在接受采访时感慨,急诊科不同于其他科室,护士岗位也有好多种,比如分诊、出诊、抢救等,日常既有常规工作,也要具备临时突发病人的急救能力。

想要妥善应对一个个未知的突发急救,学习和思考必不可少。2005年,李博自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毕业后,便进入郑大一附院工作,随后,他又先后前往澳大利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学习。

不仅自己学,李博还要带动科室一起学。除了日常急救工作,他还承担着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作为急诊医学部护士长,李博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团队建设得更好,学科建设得更好,让团队的护理工作更安全、更人性化、更温暖。”

为此,李博每年指导实习护生、专科护士300余人,承担了郑州大学本科生教学任务。除了不遗余力地带学生、带团队,李博在担任急诊门诊护士长、急诊医学部护士长期间,还借鉴国外深造与国内进修学习的管理方法与经验,优化急诊功能、布局,遵循急诊“三区四级”要求,最终使科室成为业内标杆,其本人更是多次被评为郑州大学优秀带教老师。

医院急诊科男护士占18% 主要分布在急诊、重症             

作为中华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委员,李博怎样看待男护士这一“稀缺”且不可或缺的群体?

“郑大一附院三院区急诊共有护士472人,其中男护士85人,男护士占比18%。从全省、全国整体来看,男护士比例在3%左右。目前,河南有1万左右的男护士,全国有15万左右。”李博曾专门留意过这些数据,至今提及仍记忆犹新。

如此“稀缺”的男护士都分布在哪些科室?李博介绍,“目前,我们医院的男护士基本上分布在急诊科室、重症医学科、手术室,还有血液净化等特殊的部门。”

对于护士这个行业,大家固有的印象还是女性占比比较大,男护士有哪些无法替代的优势?李博表示,“男性形体上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体力上会有一些优势。另外,换一个角度来说,病人也有男病人和女病人,所以对一些特殊男性病人,男护士去护理可能会方便一些,病人的接受程度也会更好一些。”

每一项工作都是挑战 有“信任”也有“托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2008年汶川地震时,李博曾主动请缨赈灾救援,圆满完成伤员的安全转运。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李博又带领250名护理“精兵”逆行出征上海,先后辗转上海方舱医院及定点医院,连续奋战53天。

除了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对于李博来说,在急诊科工作的每一天、每一项任务都是挑战。“每天都可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急症,比如不同类型的创伤、突然心跳呼吸骤停等。”

令李博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位病人,一位是腹疼的独居老人,当接到急诊电话后,团队迅速赶到现场实施急救时,发现小区没有电梯,李博来不及多想,在测量体征后,把老人背在肩膀上一步一步走下了楼。

“最后,老人经过治疗康复出院了。”李博说,于他而言,这只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可老人却把感激印在心里,在一个中秋节,老人独自来到医院向李博表达了感谢。“这一刻我很受感动,因为我感受到了病人对我们职业的认可和信任。”

李博谈及,另一位病人是一个5岁的小姑娘,在家长上下班途中发生了车祸,造成了肢体大面积的撕脱伤。“接诊那一刻,我第一反应是,无论如何要尽全力把这个孩子给救过来。当我握着孩子手时,我从她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一刻,医务工作者就是孩子的一切,这大概就是生命‘托举’的意义。”

再忙也要学习 在一个领域深耕才能不可取代             

李博很注重临床教学工作创新,谈及未来的发展,他说:“不管再忙,也要腾出来一定的时间逼迫自己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前医学或者护理学发展的现状。要想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必须深耕进去,才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李博说,未来,他有很大一部分精力会花在对科室护理人员培训上,包括操作流程提质上,“我还想在大众公共预防或科普上下一定的功夫,因为急诊科有时候难免遇到一些很遗憾的病人,由于医疗知识匮乏,导致错过救治最佳时间。”

“急诊科有很多病例是和时间紧密相关的,这些疾病一分一秒都影响到生命。”李博希望,以后能挤出更多的时间,以更丰富的形式去科普,让老百姓掌握更多急救措施。

任何临床工作的提升,都离不开创新或者科研的加持。“作为研究生导师,我还希望把学生带好,让他们在护理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也希望在科研创新上获得更多成绩,助力临床改进,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这是李博的心愿。(刘高雅/文 范昭/图 杨鑫阳 实习生 黄雨婷/视频 胡瀚泽/海报 )


编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