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走出去的导演韩万峰:一直想用电影来表达对家乡美食和文化的热爱

2024年05月15日07:19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河南走出去的导演韩万峰,新片《戏》把豫剧搬上银幕,致敬坚守舞台的豫剧人

  一直想用电影来表达对家乡美食和文化的热爱

导演 韩万峰 制图/韩露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黄亚芳/文 受访者供图

  他是洛阳偃师走出去的导演,作品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全国及省电影“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夏衍文学优秀剧本奖及众多海外国际电影节奖项。

  他就是导演韩万峰,隔着10年光景,他再次回到故乡,日前,他导演的一部致敬豫剧精神坚守者的电影《戏》在河南省宜阳县首映,正如他所言:“这是心底的一处大事,拍完之后就不觉得亏欠家乡父老了。”

  从小听豫剧长大,想把豫剧拍进电影

  影片《戏》从1979年讲起,一个13岁的农村女孩因为豫剧小生阎连阳喜欢上了豫剧,至此她的人生被豫剧改变,她的名字叫李翠红,也是《戏》这部电影的女主人公。

  谈及电影创作的初衷,韩万峰表示,这个想法在他心中酝酿已久。从小在河南长大的他,对家乡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豫剧,是他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那时候,村里来戏班子唱戏,我们小孩总是跟着大人去追戏,那种热闹和兴奋至今都历历在目。所以,我一直想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我对家乡美食和文化的热爱和眷恋。”韩万峰说。

  在拍摄过程中,韩万峰尽量去还原记忆中的场景,试图勾起一代人的回忆。比如,在拍摄煎水煎包和喝羊肉汤的场景时,他特意找到了当地的老字号店铺,让演员们亲身体验河南地道的美食文化。

  韩万峰坦言,那个时代娱乐生活贫乏,听戏、看戏便成了人们最大的心灵享受。在他看来,这部影片不但是一次心灵怀旧,更是一次对豫剧发展的致敬。

  《戏》中人物是坚守舞台的豫剧人的缩影

  《戏》塑造了戏剧人形象,这是韩万峰出于豫剧文化衰落的一种思考和感慨。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豫剧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很多戏剧演员也面临着失业和转型的困境。韩万峰希望通过电影,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问题,同时也向那些坚守在豫剧舞台上的演员们致敬。

  在韩万峰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电影、电视得到追捧后,戏曲包括受众众多的河南豫剧,便进入了衰落期,豫剧团很多演员不得不面临着生存考验,有的人转行做生意了,有的人跑去唱茶楼,还有一些人甚至专门去哭丧表演。

  “有人说这是豫剧人的暗黑时刻,在这样的岁月中有人迷失,有人沉沦,有人却在默默坚守,坚守者视豫剧为生命,用良知维护着豫剧人的骨气和尊严。电影中的李翠红和阎连阳就属于后者。所以我们在30年的时间跨度里,讲述了一代豫剧人各自的生命体验,完成对豫剧人的礼赞。”韩万峰说。

  计划拍一部关于河南的悬疑片

  以故事片的形式来拍摄《戏》这部电影,对韩万峰来说也是一次挑战。“我们的乡土电影、戏曲电影、科教电影居多,类型化电影河南并不多。”韩万峰说。

  谈到未来的规划,韩万峰表示,除了对文化和感情的表达之外,河南应该出一个更加类型化的、和受众有着密切关系的电影。比如《河边的错误》,既有年代感,又有悬疑加入,这种结合也把那个时代的记忆点与当下受众的兴趣点进行连接,下一步,他想以“河南烩面”为题材,拍摄一部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的悬疑题材类型化电影。

  “因为郑州有个‘杀人烩面馆’的传说,河医附近的那个馆子至今还在,还保留着80年代的取饭窗口,我想让烩面出现在那样一个特定场景中。如果讲河南故事,我会回归到这一题材来拍摄,这也是更加接近市场的一个方向。”韩万峰说。

  对于《戏》这部影片公映后的反响,韩万峰表示,在世界大格局一体化、娱乐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尚在民间艰难生存着的戏曲究竟会在哪一天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他不敢预测,也不愿意预测,但他很清楚,戏曲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终究会进入博物馆,成为人们永远的怀念。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