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违规借调为何难绝迹

2024年07月03日07:3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丁新伟

  “共青团云南省委以‘挂职’名义大量违规借调工作人员”。当这样的字眼,写进7月1日云南省相关通报中,一个大大的问号浮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违规借调,咋就这么难绝迹?

  借调本是促进干部交流培养的一个灵活方式。对上级部门而言,借调下属单位人员,既能提高一些专项工作的推进效率,也能提高本单位工作质量。对基层干部来说,借调能让自己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更好对接上级工作,甚至实现工作调动。初衷是“双向奔赴”的借调,在共青团云南省委这里变味成了顶风违规,可见形式主义是多么顽固。

  借调本是权宜之策,“有事才借,无事即返”是要秉持的原则。借调干部范围广、时间长、人员多,“体外循环”情况突出,借调的“干着”、在编的“看着”……云南省通报的共青团云南省委违规借调问题,并非新鲜事。

  有的上级单位借调人员接近甚至超过在编人数,有的基层单位在岗人员竟少于被借调人数;某地级市全市一次性清退借调干部1400多人,其中市县两级部门从乡镇借调的干部就有600多名……借调“借”出的诸多乱象,不但加重了基层负担,更带来“双输”后果。

  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均应纳入相应的事和岗里面,如果凭空滋生出很多杂事,并让借调来的很多人去做,就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被借调的基层干部多为单位业务骨干,导致被借调的基层单位面临“人少事多”的局面,只能通过招收临聘人员解决,导致基层负担加重。因为有了借调干部,借调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热衷于当“甩手掌柜”和“二传手”,懒政怠政之风由此滋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夯实基层,才能打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借”,下级单位显然不敢说“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缠身,借调难以跳出“清理—反弹—再清理”的循环。

  着力解决借调基层干部问题,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严控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工作人员,这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内容之一。“以‘挂职’名义大量违规借调工作人员”,共青团云南省委被通报再一次提醒: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变“领导说了算”为“制度定了算”,借调才能正本清源。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