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建议追踪②丨黄河故道上的葡萄酒如何香飘四方?河南要这样做

2023年09月04日10:22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认真做好建议办理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体现,是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生动实践。做好办理工作,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近日,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结合省人大代表对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办理代表建议情况专题视察活动,推出“议案建议追踪”专题报道。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在中国的葡萄酒产区中,黄河故道是唯一位于河南的产区。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民权葡萄酒酒厂,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葡萄酒厂,之后因多种原因,酿酒葡萄缩减。如何加大河南葡萄酒品牌建设扶持力度,促进河南葡萄酒产业和黄河故道产区复兴?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共同答复了省人大代表苏洁的该条建议。

  市场丨别“小看”了91.92亿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119家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91.92亿元。

  从表面的数据来看并不乐观,整个产业的销售规模还比不上一家百亿级的白酒企业,“葡萄酒的这个数字很危险”“看不到葡萄酒的明天”之类的唱衰声再度出现。

  但当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葡萄酒产业自有其不一般的意义。

  同等体量下,葡萄酒产业对全产业链的赋能更加多元。作为绿色产业,葡萄酒横跨农业种植、加工制造、农业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在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乡村振兴、稳边固边以及满足消费等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91.92亿的背后,是普罗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0日,获得生产许可证的葡萄酒企业有1680家,规模以上企业119家,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约为127.5万亩,带动150万人就业。

  可见,葡萄酒产业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确定性的有效手段。

  发力丨河南要在产业融合、良种培育、人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在建议回复中认为,目前河南省葡萄品种以鲜食为主, 酿酒葡萄只占很小一部分。

  “正如建议中所说,以河南民权、 兰考等地为代表的黄河故道产区葡萄及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早, 自上世纪50年代,国家选定黄河故道民权、 兰考等为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以来, 黄河故道产区葡萄产业开始起步,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河南省民权、兰考曾大规模发展酿酒葡萄, 之后因多种原因,酿酒葡萄缩减。”

  如何继续推进河南葡萄酒产业发展?建议回复中明确了将从产业融合、良种培育、人才建设、做好农机创新补贴、品牌宣传推介等几方面发力。

  ●做好良种培育推广

  支持省农科院、 郑州果树所等围绕葡萄种质资源收集、 鉴定利用和育种技术创新进行科研立项, 争取尽快开展适合黄河故道产区酿酒葡萄品种联合攻关, 加大酿酒葡萄品种改良、砧木筛选等研发力度, 加快培育推广优良酿酒葡萄品种。

  ●做好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支持民权县创建省级葡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 发展葡萄酒酿造产业、培育民权葡萄酒品牌,发展产业小镇、 康养旅游、农事体验、科普基地等,挖掘葡萄产业生态、文化、 旅游等价值,打造具有生产、加工、贸易、科普、 休闲旅游观光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葡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助力民权葡萄酒产业发展和黄河故道葡萄产区复兴。

  ●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基层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 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以及电商营销人员和各类服务组织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力度,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或方向,增强未来人才结构性供给能力。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示范引领, 带动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等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相关专业建设水平。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 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基地、特色行业学院等平台为带动, 引导支持河南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聚焦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加强相关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葡萄酒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做好农机创新补贴

  大力支持农机创新产品列入补贴范围,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积极开展农机专项鉴定, 加快农机创新产品获得农机试验鉴定证书步伐,并按规定列入补贴范围。

  继续组织实施中央财政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 对尚不能通过农机专项鉴定取得补贴资质的创新产品和成套设施装备等给予支持。

  同时, 针对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所需和小区域适用性强的机具, 争取列入地方财政安排资金的补贴范围。

  ●做好品牌宣传推介

  体系化推进品牌建设,培育好“豫农优品”省级整体品牌,深度构建“1+3”河南农业品牌体系(省整体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形成“省+市+县(区) ”梯次协同发展格局。

  积极开展知名品牌创建,鼓励市县立足资源禀赋做强做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推动一个特优区塑强一个区域公用品牌。

  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重点聚焦河南农业整体品牌 “豫农优品”形象打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品牌主体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品牌建设质量。

  专家丨构建“民权”和“河南红”双品牌结构

  “河南的葡萄酒有传统的葡萄酒和山葡萄酒,也有白兰地等葡萄蒸馏酒,目前河南省葡萄酒年产量大约在1万吨,产量在全国占的比例比较低。”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分析表示,目前河南没有主导的酿酒葡萄品种;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种植收益低;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够;除天明民权葡萄酒以外,大企业大品牌比较少,影响力很弱;民权葡萄酒厂痛失“长城”商标等历史因素导致销售不畅。

  针对问题,熊玉亮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包括取得政府支持,根据黄河故道风土选择适合的葡萄品种并种植,在产品结构上一定要打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以及发挥行业联合的优势,抱团发展,组团推介等。

  熊玉亮表示,当前国内对葡萄酒有三大利好,进口酒市场的动荡,建设大健康时代、大健康产业的时代趋势,以及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新格局的构建,都对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外部利好的情况下,民权葡萄酒首先要研究透产区风土条件,选择最能体现特色的品种和产品,构建“民权”和“河南红”双品牌结构,积极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做好产品,做透市场,树立河南葡萄酒的品质自信、文化自信、品牌自信和消费自信。

  黄河故道出佳酿,葡萄美酒名远扬。地处黄河故道的民权,所产的葡萄酒品质不俗。

  事实上,复兴河南葡萄酒,一直以来都被列入河南的发展规划。2022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酒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把葡萄酒列入“豫酒振兴”战略,这让民权葡萄酒振兴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早在2018年,民权县就已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设葡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设施葡萄种植,推进高标准示范园创建和品种更新换代,积极培育有自主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促进葡萄产业提档升级。

  方向丨豫酒振兴之下,民权大有可为

  早在2019年,民权葡萄酒就作为“一红”与“五金四银”一起被列入“豫酒振兴”战略。

  河南省人民政府为了支持民权葡萄酒的发展,在“河南红”商标注册中给予了极大支持。

  此外,“豫酒振兴”还把民权葡萄酒纳入“9+1”项目中,力争把民权葡萄酒做成葡萄酒的中国品牌、河南礼物、商丘名片、民权骄傲。

  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酒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 年)》,提出打造“葡萄酒黄河故道产区(民权)”,天明民权葡萄酒被纳入行动方案。一系列利好政策加持下,民权葡萄酒的“双品牌”驱动战略顺利开启。

  河南省内以“河南红”品牌为主,获取高端势能;省外市场,则主打“民权”品牌,高举复兴民权葡萄酒的大旗。

  此外,民权葡萄酒还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一方面,与河南省的头部经销商进行战略合作,布局线下市场;另一方面,加快线上渠道布局,组建专业电商团队,布局了民权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快手、微信等电商矩阵。

  借助“豫酒振兴”战略的东风,民权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和葡萄酒产业,强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完成了国家葡萄酒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葡萄酒公共技术设计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突破了制约优质葡萄酒生产的核心技术,为葡萄产业由“量”到“质”转变赢得了科技优势。

  如今,“葡萄之乡”民权正在“酿造”新梦想,立足实际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一镇一品”“一园一品”,推动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探索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观点丨“葡萄酒+”的文章究竟怎么做?

  知名自媒体“云酒传媒”认为,在近些年里,“小葡萄串起大产业”“小葡萄成就大梦想”之类的报道频出,基本都反映了葡萄酒对产业链的赋能情况。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围绕葡萄酒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衍生出不同的业态,如葡萄苗木繁育、葡萄种植、葡萄观光采摘及酒庄工业游、葡萄酒文化游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产业链内容。

  站在市场规模的角度,中国葡萄酒理应远超91.92亿元。然而,受种种因素制约,中国葡萄酒当下的发展并未出现明显的拐点。而越是如此,就越应该做好“葡萄酒+”的文章,站在整个产业链的高度协同发展。

  “葡萄酒+”的文章,从何做起?

  事实上,答案早已写就。首先还是做好葡萄酒这一主业,然后以其为锚点,辐射农业种植、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等。

  尽管河南葡萄酒产业仍然存在着制约因素,但只要不断前行,总可以逐步解决问题,迈向更远的远方。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