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勿”字
甲骨文“黄”字
甲骨文“黑”字
甲骨文“白”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
《尚书·益稷》记载了一段舜和禹之间的对话。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说明,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对颜色有了一定认知。
表示颜色的字,可以追溯至商代甲骨文。10月28日,古文字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武亚帅告诉记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祭祀的记载,祭牲的毛色是商人关注的重点,由此保留了一些表示颜色的字词。
甲骨文中关于颜色的字词,几乎都用在祭牲的前面。
“黄”字在卜辞中不多见,常用于形容牛的毛色。武亚帅说,牛的毛色非常丰富,黄牛就是其中一种。此外还有白牛、勿(物)牛、黑牛、幽牛、骍(赤色的牛或马)。
“勿”字作“()”,像以刀割物形,本意表示分割、切割,引申意为杂色,如《合集》19911卜辞中的“唯勿牛用”,表示用杂色牛。甲骨文中另有“黄勿牛”“幽勿牛”之说,大意是以黄色为主的杂色牛和以幽色为主的杂色牛。
“黑”在甲骨文中较为多见,如黑牛、黑马、黑豕、黑犬、黑羊等,其中在《花东》459卜辞中“黑豕”和“白豕”对贞,这说明在商代已有黑白相对的观念。
《礼记·檀弓上》有“殷人尚白”的记载,这从殷人对白马的重视可见一斑。殷人在占卜“取马”“以马”“来马”的时候,通常不会指明马的毛色,但白马多次见于此类卜辞,殷人还会贞问白马的灾祸和疾患情况。
颇为有趣的是,殷人还屡次特意为将要出生的马崽占卜,问其是否是白色。例如“甲申卜:马唯白子。”“马毓(育),白。”裘锡圭先生在《从殷墟甲骨卜辞看殷人对白马的重视》一文中认为,“殷人尚白”之说虽无公认结论,但殷人重视白马,在殷墟卜辞中确实是有证据的。
“幽”字也是形容动物毛色的字。郭沫若在《殷契粹编》中说,“幽通黝,黑也。”但卜辞中已经有“黑”字,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幽”是一种近乎黑的颜色,幽牛与黑牛不同。
甲骨文中还有一些专指马的颜色的词,如驳、騽、騩等,在汉代《说文解字》中有关于这些字的解释,如驳的意思是“马的毛色不纯”,騩指的是“浅黑色的马”,騽是指“背脊黄色的黑马”,驪则是指“纯黑色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