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悬崖秋千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悬崖秋千设计、制造与安装、使用管理的安全要求,对该类设备的结构型式、载荷计算、控制系统、承载系统、安全防护装置等作出具体规定。该标准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悬崖秋千作为一种新兴的游乐设施,近年来在不少旅游景区迅速走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寻求惊险刺激的体验。但由于在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缺乏明确的标准,游客受伤事件不时发生。如2023年1月,浙江宁波一景区高空秋千项目突发故障,造成一名男子腿部骨折。2019年8月,重庆万盛奥陶纪景区内,一名游客在体验悬崖秋千时,电缆钢丝发生脱落,游客突然被甩出去,所幸游客最终安全着地,并无大碍。这些事故凸显出此前悬崖秋千在安全管理、设施维护等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也进一步表明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从设计制造角度看,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利于规范生产流程与工艺。此前,因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悬崖秋千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选材用料也参差不齐,关键部件质量难以保障。此次国标详细规定了悬崖秋千的结构型式与载荷计算等内容,使生产企业有章可循,有利于从源头上保障设施的质量与安全。在安装环节,强制性国家标准可确保安装的精准性与稳固性。悬崖秋千多建于悬崖等特殊地形,安装难度大、风险高,稍有差池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国标明确安装要求,指导专业人员规范操作,可保证设施安装后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因安装不当引发事故的风险。在使用管理方面,国标对运营单位提出严格要求。例如,规定定期检查维护制度,要求运营单位安排专人负责设施日常检查、保养与维修,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处理潜在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为相关企业的生产和景区的运营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提升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游客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国标的发布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清晰的监管依据与执法标准。当然,仅有标准还不够,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各方严格执行。我国标准化法明确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为此,生产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国标生产,不偷工减料、不违规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旅游景区要加强安全管理,对悬崖秋千等游乐设施定期维护检查,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生产企业与旅游景区的监管,对未执行国标的依法严厉查处,从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无论何时,安全都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旅游必不可少的前提。悬崖秋千强制性国标的出台无疑为该项目的运营加装了“安全罩”。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悬崖秋千将成为安全更有保障的旅游项目,在为游客带来欢乐与刺激的同时,更好助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