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婷婷)3月25日,全省小麦生产视频调度会在郑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我省小麦苗情整体长势良好,病虫害防控有序推进,但受后期天气和病虫害风险影响,须科学应对多重挑战。
据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省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占比达94.1%,较冬前提升7.1个百分点,76%的站点土壤墒情适宜,大部分麦田进入拔节生长期。通过春季早防早治,小麦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总体发生偏轻。
农资保障与监管同步强化。今年,中央下达我省3.86亿元“一喷三防”补助资金,近期省级又安排下达了3000万元赤霉病防控资金。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去年以来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农业农村部门查处涉农违法案件3008起,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农资产品467批次,公安机关侦破农资犯罪案件5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16人,有力震慑制售假劣农资行为。
会议重点研判当前生产风险。会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指出,气象预报显示,受近期气温偏高影响,小麦植株生长较快,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易受低温天气影响,即将到来的大幅降温天气使晚霜冻害风险陡增。同时,受菌源积累、品种抗病性差、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豫南、豫北麦区赤霉病重发风险高。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立足抗灾夺丰收,严格把控每个关口,加强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统筹推进病虫害防控、田间管理和物资调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