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500强榜单出炉 河南39个省级开发区上榜

2025年04月08日07:12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丹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500强》(以下简称《报告》),河南39个省级开发区上榜,数量排名第一。

  上榜的开发区有何发展“秘籍”?晋级“国家队”,谁是“潜力股”?

  河南39个省级开发区上榜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省级开发区总数量2200余个,地级行政区覆盖率超过90%。此次榜单,从综合发展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发展活力、战略支撑力、高效组织力等五个方面对省级开发区进行了研究评价。

  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共有39个省级开发区上榜,数量排名第一。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紧随其后,上榜数量均达到30个及以上,同属头部梯队。四川、安徽等14地上榜开发区总数量共264个,位于第二梯队;北京、上海等11地上榜开发区总数量共65个,排在第三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上榜数量虽多,但多集中在“腰部”位置。在榜单前100名中,河南上榜数量仅有6个,分别是:郑州航空港先进制造业开发区(19名)、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23名)、洛阳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54名)、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1名)、新郑经济技术开发区(84名)、西峡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93名)。

  而在同一梯队中,这一数量与山东持平,次于江苏(10个)、浙江(10个)、湖南(7个)。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河南有184个开发区,此次省级开发区上榜数量众多,说明开发区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也愈加明显。需要注意的是,河南缺少“顶流”省级开发区,还需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上多发力。

  “优等生”上榜有“秘籍”

  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过六成、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超过七成、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经过多年发展,开发区已成为河南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功能区。

  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河南上榜开发区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来看“优等生”表现。以河南排名前三的开发区为例,郑州航空港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洛阳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均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产业特色突出、集群效益显著。

  具体来看,依托区位和政策优势,郑州航空港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聚焦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比如,富士康郑州工厂累计生产智能手机超12亿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超聚变国内规模最大的服务器生产线落户,完成产值495亿元。

  铝精深加工产业是巩义最为明显的“标签”,国内每3个易拉罐瓶盖就有1个来自巩义。目前,当地有规模以上铝加工企业137家,每年有超过600万吨的铝加工产品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作为全省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打造两千亿级的高精铝产业集群。

  洛阳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洛阳石化、宏兴新能、洛阳炼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隆华科技、鸿元轴承、洛北重工、金彭车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昊华气体、华久氢能、科博思新材、三杰新材为龙头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致力于2025年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以上,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谁将率先晋级“国家队”?

  省级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有更多潜力冲刺国家级开发区。据统计,2016年至今,省级开发区升级以3~4年为一个小周期平稳开展,年均升级数量5个左右。

  河南上榜的这39个省级开发区,谁能率先晋级?此次,赛迪顾问在《报告》的基础上,还发布了《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百强(2024)》。河南共有6个开发区上榜: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三门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巡视员李政新说,晋级国家级开发区,可以得到一系列政策支持,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有利于资本、产业集聚。

  对此,他建议,要在顶层设计上,前瞻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明确产业方向、重点任务。同时,对标国家级开发区指标要求,推动“以升促建”工作。

  在产业升级上,强化特色化发展,精准补链延链升链建链,促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管理创新,并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科学布局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此外,要发挥开发区资源集聚优势,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推动企业联合上下游、科研院所等,协同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创新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创建一批创新平台载体。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