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凤阳县东陵村承包大户:大棚就是我的“提款机”

2018年01月17日23:03

来源:大河网

QQ图片20180117214628_副本

  陈冠玉接受网媒记者采访 

  大河网讯 东陵村位于凤阳县城西南8公里,北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仅一墙之隔。东陵村总面积8.9平方公里,总人口4622人,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190元。

  东陵村党支部书记李筱姣介绍说,为带动产业经济发展,东陵村于2008年在大庙镇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有320人,社员入股资金由8.9万元变为130万元,大棚设施等固定资产总值约320万元,2016年盈利80余万元。

QQ图片20180117214025_副本

  成排连片的高效农业大棚

  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供水供电设施齐全,成排连片的高效农业大棚一座挨着一座,棚内的草莓、生菜、油麦菜长势正旺。“这一排大棚都是我包的,总共有31座,蔬菜、草莓啥都种,赶上最好的年份,一年能收入十几万。”40岁的陈如芬是村里的承包大户,十年前,她依靠做小本生意拉扯三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2009年,互助合作社成立后,村干部主动找到陈如芬,让她租大棚搞种植,租金等赚了钱再交,而且还有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指导。陈如芬是个不服输的女人,她觉得这是打翻身仗的机会,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只要勤劳肯干,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疙瘩。陈如芬承包大棚的第一年就小有收获,这让她更加坚定了信心,有什么不懂的就请教大学生村官,自己还学会了上网查找资料。陈如芬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就寻思着扩大规模,她承包的大棚也连年增加,种植品种实现了多元化。“我有三个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13岁,大女儿还考上了凤阳最好的高中,虽然家里平时花钱也不少,但我不怕,这些大棚就是我的‘提款机’!”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露出了满面笑容,2016年,陈如芬在凤阳县城买了房,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QQ图片20180117214045_副本

  绿油油的蔬菜生长正旺

  “陈如芬是我们合作社的其中一户,很多人都像她一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说这话的是安徽省劳动模范陈冠玉,他担任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理事长。谈到成立互助合作社的初衷时,今年已经74岁的陈冠玉说,利用社员的闲散资金,以资本互助的方式抱团发展,为本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支持,让大家逐渐都走上富裕的道路。

  “全部依靠政策去脱贫不现实,自己不去努力却依赖着‘等靠要’是不可取的,只有贫困户的思想改变了,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在这方面,落实产业项目是最好的办法。”陈冠玉告诉大河网记者,村内贫困户只需交付少量的租金就可投入大棚生产,既为贫困户降低了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还加快了互助合作社的规模化建设。

QQ图片20180117214037_副本

  红艳艳的草莓个大味甜

  目前,该合作社已流转土地800多亩,其中经果林园300多亩,大棚草莓蔬菜60多亩,花卉苗木130多亩,高效农作物300多亩,拥有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一座,3组连栋大棚一座,钢架大棚100多个,一个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园初步形成。

  据了解,2012年12月,在东陵村党总支领导下,合作社率先成立了党支部,并获得国家级示范社荣誉称号。作为东陵村旅游扶贫基地,村内51户贫困户全部入股互助合作社,参与利润分红;并且合作社已帮助20户扶贫户就业脱贫,带动6户贫困户成功创业脱贫;作为东陵村创业培训基地,近三年已举办各类培训班6次,培训各类人才1000余次。(王君杰)

1484123329147-拷贝

>>大河网专题

  相关推荐:

  ·【网络媒体走转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迎来改革第二春

  ·【网络媒体走转改】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广东安徽两地启动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