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代表委员通道”丨积极建言献策 共话壮丽新征程

2020年01月11日08:22

来源:大河网

1月10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与会媒体记者踊跃提问。河南日报记者史长来摄

  □河南日报记者归欣 栾姗

  1月10日上午8时10分,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首场“代表通道”开启,6位来自郑州、濮阳、洛阳、三门峡等地的省人大代表,就制造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这样的发展和速度,得益于两个因素:外部环境给力,内部创新发力”

  ——省人大代表丁波

  上汽集团郑州基地的3年发展历程,省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总经理丁波认为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神速”。

  2017年,郑州基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2018年,郑州基地产值超百亿元,2019年超200亿元。“这样的发展和速度,得益于两个因素:外部环境给力,内部创新发力。”丁波说。

  创新的发力,离不开上汽集团以软件定义汽车,紧追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发展新趋势;环境的给力,则是河南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投资者舒心。3个月前,上汽郑州基地需要快速办理一个建设前置手续,丁波傍晚时分打电话到郑州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晚上9点就把文件送到市里,市领导当晚就签批。“效率惊人,令人感动!”丁波说。

  “春节后投产的上汽郑州基地乘用车二期项目,将是荣威名爵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丁波表示,我们将继续创造新的“河南速度”,为助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原更加出彩继续奋斗。

  “用好黄河水,发展全域旅游,做好水文章”

  ——省人大代表王雁鸿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一手挽起了黄河,一手挽起了白洋淀。省人大代表、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雁鸿讲了一个以水润城的小故事。

  前几天,王雁鸿一个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老同学,带着媳妇儿子回老家,要在濮阳龙湖边买套房。“家都安在北京了,为啥还在濮阳买房?”她的老同学回答,因为龙湖环境好,以后退休了住在湖边更舒服。

  王雁鸿口中的龙湖是濮阳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天鹅、大雁迁徙时常在这里憩息。可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沙荒地,示范区干部群众挖湖堆山,引来黄河水,修建了这座中型水库——濮阳市引黄灌溉调节水库,水域面积达8000多亩。如今,随着河湖生态越来越好,老百姓都希望住在水边。于是,示范区又打造了引水入校、引水入园、引水入区等一系列微循环水系工程,并依托引黄入冀补淀干渠修建了“十里荷塘”水系景观。

  “濮阳人常说,住在龙湖边,如在画中游。”王雁鸿表示,我们要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好黄河水,发展全域旅游,做好水文章,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

  “弘扬工匠精神,产业工人在新时代大有可为”

  ——省人大代表杨金安

  省人大代表、洛阳中信重工冶炼车间50T电炉班班长杨金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近年来,中央、省委对制造业高度重视、对产业工人深情关怀,产业工人在新时代大有可为。

  杨金安表示,最令他难忘和自豪的是中信重工炼出了加氢用钢。2013年12月中旬,他的大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不久,就接到了一个“硬活儿”——中海油石化加氢用钢项目。

  依照当时的技术水平,这是个硬骨头。但是,“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为炼出石化加氢用钢,杨金安带领团队不分昼夜,连续在生产现场跟踪了3个多月,记录收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最终在2014年5月探索出加氢用钢的先进操作方法,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杨金安表示,目前,我省有上千万产业工人,他们是产品质量的缔造者,是中国品牌的传承者。拼品牌、拼质量、拼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产业工人在新时代大有可为。”他呼吁,全社会应该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壮大河南的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擦亮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真正挺起中国制造业的脊梁。

  “做好加减法,为每一家企业当好服务管家”

  ——省人大代表王强

  如何更好地服务好民营企业?省人大代表、鹤壁市宝山循环产业集聚区工委书记王强介绍,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探索出了“一企业一管家”工作机制,主要做好加法和减法两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做好“加法”,就是要在感情上加温度、效率上加速度。星宇公司是当地2018年年底引进的一家省外民营企业,企业一落地,区里就选派了一名服务管家。有一天深夜,企业负责人突发高烧,服务管家不顾天寒地冻,驱车20公里把他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同时,这名服务管家全程为企业代办相关手续,仅仅一年时间,项目就建成投产,公司董事长逢人便说,“来宝山来对了”。

  第二篇文章是做好“减法”,就是千方百计为企业减成本、减负担。去年以来,园区的燃煤锅炉全部被取缔,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提高。看到这种情况,辖区丰鹤电厂的服务管家积极沟通,促成电厂投资2亿元新上了一个热电联供项目,使园区企业用气成本每吨减少了60多元,让入驻企业赞不绝口。

  “做好加减法,为每一家企业当好服务管家。”王强表示,宝山集聚区将以新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28条利好政策为契机,让集聚区成为创业的热土、投资的洼地。

  “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乡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省人大代表师鹏飞

  为何要从城市回到农村?省人大代表、开封市尉氏县国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师鹏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大学毕业后,他返乡创业的初衷,就是想让食物恢复原本的味道。

  然而,回到村里的师鹏飞发现,村民们种地全靠经验,撒肥料一年比一年多,不仅产量低,还污染了地下水。于是,他和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开始尝试无农药、无化肥的种植方式,产量高了,品质好了,村民们都说绿色无害效益好。

  师鹏飞说,要让老乡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以来,他们采取强社带弱社的措施,为9家刚起步的合作社,免费提供香菇菌棒15万棒,覆盖246户贫困户,定期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变输血为造血,帮他们走向致富路。

  “与其一年做5件事,不如5年做一件事。”师鹏飞表示,他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乡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他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人民生产出更优质的灵宝苹果”

  ——省人大代表孙淑芳

  灵宝市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灵宝市委书记孙淑芳先讲了一个小故事。2019年,在我省举行的投洽会上,泰国副总理到灵宝苹果展位上参观,品尝了灵宝苹果,觉得特别好吃,当场就把展位上的苹果全部买走,回国后分送给多位部长,他们吃后都说好。10月,泰国正大集团就订购了500吨灵宝苹果。

  灵宝苹果的好品质从哪儿来?孙淑芳认为,是当地坚持标准化种植、绿色化发展的结果。比如,要求山泉水灌溉,施农家肥,套双层袋,给苹果穿上纯棉的内衣,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采摘24小时内要入库冷藏等。用99道工序,灵宝生产出了享誉海内外的高品质苹果。

  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富裕了一方百姓,还美化了一方山水。灵宝的寺河山,过去是荒山,水土流失严重,通过种植6万亩苹果,寺河山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山绿了,水清了,水土流失不见了,寺河山成了苹果森林康养小镇,还成了全国通过发展产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孙淑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人民生产出更优质的灵宝苹果”。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