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三五期间,河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高质量发展,在“三农”(乡村振兴)、制造业、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交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教育、生态环境治理等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回望“十三五”,畅想“十四五”,大河见证,豫来豫好。
大河网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焦萌 范旭东
3月1日上午,大河网记者走进叶县夏李乡董湖村村民刘贵兴的家里,看到庭院干净利落,屋内地板光亮,桌上摆着这个五口之家的全家福。
“现在日子好了,天天都像过年,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和咱们的好干部!”刘贵兴说。
其实,刘贵兴家从“苦日子”到“奔小康”,不过才几年光景。
刘贵兴一家五口人,妻子身体较差需要照顾,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几年前,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他掏空了家底,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2年,刘贵兴开始摸索走养殖路子,借钱建了鸡舍,养了几千只鸡。不料,当年当地遭遇鸡瘟,由于没人收购,他只有继续喂养,成本不断增加。后又遇到水灾,淹死了不少鸡,损失了8万多元。“日子苦点我不觉得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越来越没有信心。”回忆起几年前的艰难岁月,刘贵兴眼泛泪花。
随着叶县扶贫工作的开展,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刘贵兴家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并为他的三个孩子申请了教育补贴,鼓励他搞蔬菜大棚种植,再次创业。虽然此时还背负债务,但刘贵兴觉得,日子开始见亮了。
2016年,刘贵兴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承包了10亩土地,建起了9个蔬菜大棚。在大棚施工过程中,时任该村第一书记李冬冬帮忙联系县里的农技专家为他制定了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讲解了种植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方法。一向勤快的刘贵兴下足了劲钻研种植技术,科学的种植方法加上悉心打理,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大获丰收,引得县城超市和周边客商争相抢购,每当一批蔬菜成熟时,他还雇用四五名贫困户帮忙采摘,一年下来,挣了近10万元,顺利脱了贫。
几年打拼下来,现在的刘贵兴在完善大棚设施的同时又加盖了猪舍搞养殖,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三个孩子也在助学补贴的帮助下分别考上了西南大学等名牌院校,并顺利毕业,在上海等大城市工作。
“今年我就55岁了,老话儿说过了半百就算步入老年人行列了,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还年轻得很、有劲儿得很。习主席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俺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刘贵兴言语中透着自信,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相关链接:
【大河见证豫来豫好】“三农”发展筑梦“强富美”新开局如何“书写”全面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