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河南丨中国大运河包括哪三部分?听专家讲隋唐大运河的故事

2022年04月18日20:1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4月18日,在第十届中原文物网上有奖竞答活动启动仪式上,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杨浩烨给大家讲述了隋唐大运河背后的故事。

581年建立、618年灭亡的隋朝共存在了38年,历两位皇帝——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虽然存在时期较短,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达涿郡、东南延伸至江南的一条“Y”字形运河,第一次实现了贯穿南北的水运交通体系。大运河为隋炀帝下令开凿,但绝不仅是个人喜好,而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形势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为何这样说?

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是“天时地利人和”

杨浩烨认为,在政治方面,隋建国之初定都长安,处于关中地区,中央政府需要庞大的开支,关中的物资供应难以满足需要。605年,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历时十个月建成,迁都于此。为了巩固国家政权,进一步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开凿一条从政治中心通往江南的运河成为当时的形势所需。

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最初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大力开发,成为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的粮食和布帛对于隋朝政府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为了将江南地区的赋税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方之间的联系,满足政权运行需求,成为形势所需。

在军事方面,隋朝作为新生的政权,北方的突厥、吐谷浑、高丽对其虎视眈眈,经常侵扰边境。为了获取大量的物资和粮饷,亟须开通漕运,将江南富庶地区的粮食和物资北运,以满足军需。

此外,具备开凿的条件。隋唐大运河长达2000余公里,它的开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技术。隋朝在经过隋文帝的改革后,人口数量增加,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技术上,隋朝时的冶铁技术不断进步,有开凿运河所需的铁质工具。此外,自春秋第一条运河邗沟的开凿到隋代大运河的开通,已有1000余年的运河开发史,有前人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

总之,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政治、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帝国的生命,流淌的智慧”。

中国大运河包括哪三部分?你能分清吗?

隋唐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已远离我们1400多年,除了个别区段仍在发挥作用外,其他多已淤塞淹没或者废弃。但其沿线留下了大量与运河相关的重要文化遗产。大运河沿线几处隋唐时期重要的粮仓虽已辉煌不再,但其与运河密切的联系,是隋唐大运河重要的实物例证之一。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在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有58处遗产点,其中洛阳有两处,分别为含嘉仓和回洛仓。

含嘉仓属隋唐洛阳城的一部分,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外东北隅、隋唐洛阳城东城之北。

回洛仓位于邙山南麓的缓坡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土质干燥,土层深厚,适于建窖储粮。

回洛仓是隋代东都洛阳的粮库,是距离东都最近的粮仓。隋末各地反隋的农民起义实力不断壮大,东都洛阳城成为各路人马争夺的重点,回洛仓又是东都洛阳城的粮库,因此争夺尤为激烈。李密先后两次攻占回洛仓,即以此为根据地与困守在洛阳的隋朝势力作争夺战。入唐以后,回洛仓不再见于记载,这与唐统治者吸取隋代粮仓建于城外,易被切断城内粮食供应的深刻教训,选在宫城的旁侧含嘉仓城修筑了大型粮仓,以备特殊事件发生时可确保城内粮食供给无忧。


  “揭秘河南”系列延伸阅读

  揭秘河南|河南人对“中”情有独钟?从天地之中说起

  揭秘河南|走进安阳殷墟,你都能看见什么?

       揭秘河南丨“龙门十寺”有哪些?专家带你走进石窟之美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