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全省数字经济规模
超1.7万亿元
占GDP比重近30%
●率先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
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
5G终端用户居全国第3位
●郑州国家级互联网
骨干直联点总带宽
居全国第5位
●百兆以上宽带用户
占比超99%
居全国第1位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数字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升到全国第一方阵,数字产业取得跨越式增长,数字融合能力大幅提升,数字惠民便民成效显著。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赋能、数字治理、数字生态“五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加速成形。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1.7万亿元,占GDP比重近30%,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数字基础设施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河南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率先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用户居全国第3位;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居全国第5位;百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超99%,居全国第1位。
回到10年前,河南数字基础设施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河南省移动电话普及率全国排名第29位;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全国排名第17位;8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全国排名第26位。
10年的追赶,河南在数字基础设施上实现了超越,这源于我省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格外重视和持续投入。
2014年,省政府即出台“宽带中原”战略及实施方案。此后,陆续发布河南省网络强省建设实施方案、河南省推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河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顶层规划,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四梁八柱”,加快布局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的数字基建。
今年以来,全省新开通5G基站2.76万个,累计达到12.47万个;开通窄带物联网基站3.5万个,实现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算力数据设施更是从无到有,打造中部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
数字产业取得跨越增长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数字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数字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整体实力跨越提升。
10年前,提到河南数字产业,只有一个富士康,如今河南智能终端产业已成优势产业,2021年共生产手机1.6亿部,约占全国产量十分之一,形成全国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省坚持“硬件软件”双路突破,“补芯、引屏、固网、强端、育器”协同并进,数字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大手笔引来超聚变,自主培育黄河鲲鹏,引进浪潮、长城、中科曙光等头部企业,计算终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培育信大捷安、山谷网安等一批骨干企业,构建了“芯片+软件+终端+平台+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去年以来,我省数字核心产业加速突破。嵩山、龙门等省实验室和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成功组建,省科学院集成电路研究所注册成立,智能传感器“一谷六园”逐渐成形,区块链产业园揭牌、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元宇宙科创产业园落地。首次遴选认定7个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9家省级软件产业园区、5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区。全国重要的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报资料图片记者王铮摄
数字融合能力大幅提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带动下,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各行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十三五”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等多个顶层规划,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作为工业大省,河南大力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领工程,全省累计建成智能车间641个、智能工厂278个,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4家;建成漯河、洛阳、许昌、新乡等4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初步建立“1+37”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全省有超过17万家企业“上云用数”,从电子商务到直播带货,无数企业搭上了数字高速列车,打造淘宝村188个、淘宝镇121个。数字农田、智慧景区、远程医疗等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应用彻底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
我省还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提升竞争软实力、赢得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手段。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大幅跃升,从2018年度的全国第24位,升至2020年度的第8位,再到2021年度首次进入全国第一组别。“豫事办”成了河南人民的掌中宝,接入5449项高频便民应用,每天有200多万人办理业务。
数字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持续筑牢“数字底座”、打造“数字引擎”、锤炼“数字能力”,“数字河南”前景无限。
亲历者说
数字化成为农业生产服务新动力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兴旭
心连心是农业肥料生产的领头羊,长期和农业、农民打交道,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如何将广袤土地上的万家农企和千家万户农民有效连接,我们认为数字化是关键手段。
从2019年开始,心连心就组建了营销数字化中心,站在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探索农业数据化平台建设。
如何搞数字化,首先要了解土地,让土地“数字化”。我们利用遥感手段和数据技术,将河南1亿余亩耕地分解为近6万块带有数字身份的地块,在这套系统上,每块土地的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等信息一清二楚,可以说摸清了每一块耕地的“底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20余万份精准测土数据,绘制出全国农资行业首份企业应用N、P、K、pH、Org等5项指标的动态土壤数据地图。
土壤数据基础有了,我们又考虑利用数字化建立线上服务,打造“配肥中心+化验室+高效农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数字化配肥模式,在全国陆续建立了120多家服务中心、采样点4万多个,为农民朋友提供测土配肥服务。我们的化验室免费化验,再依据测土和作物需肥数据,推荐适合配方,配肥中心再进行精准配肥,形成了“取、化、配、施”完整数据链条闭环。如今心连心的配肥站可以做到“一袋一配”,土壤数据库也涵盖了全国80%以上的主要粮食生产地。
农业数字化是个系统工程,搭建土壤数据平台后,我们又搭建了农技服务平台“心农服”,把权威专家、土专家、心连心农艺师等农服资源通过技术平台有效连接,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免费农技服务。上线1年多,专家在线回答问题上万个,在线测土2万余份,解决了无数农户田间地头的疑难杂症,为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整理)
奔跑在5G智慧能源赛道
□河南移动政企部 张建富
5年前,我作为一名通信老兵,乘着5G技术普及的东风,开始深度参与到数字化转型工作中。从第一次走进焦化厂时的“小白”,到成为5G+智慧焦化领域专家,并带领团队获得行业大赛一等奖,整个过程凝聚着我们对数字化建设无数的付出和汗水。
拿安阳利源焦化5G+智慧工厂项目为例,该公司地处河南最北部,自然条件及行业特点带来的环保压力很大。2020年年底,我了解到用户对绿色改造有强烈需求,但无从下手,为了摸清数字化对焦化行业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我多次找化工、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专家学习请教,对目标有了个初步的理解。
从2021年年初开始,我们集合公司技术人员、合作伙伴、行业专家多方力量,经过近一个月的企业现场调研,终于和用户达成了统一目标:向数字化转型,最终建成智慧化工厂。目标确定了,那如何实施呢?通过对企业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的图谱构建,在老厂区改造和新厂区建设两条主线上,分别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最终构建生产集控、设备集控、安环集控三大中心,打好“5G+智慧工厂”底座。拿焦化行业“五车”(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装煤车、导烟车)来说,原来依赖人工对讲、人眼判断炉号、人工测量推焦位置,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效率较低,通过5G技术,解决了炼焦过程中“五车”之间的通信痛点问题,实现“五车”协同连锁控制,技术业内领先。
如今我们在智慧能源赛道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刚结束的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智慧能源专题赛决赛中,河南移动40个项目参与赛道角逐,获得一、二、三等奖共22个。我们从解决一个企业的痛点,逐步拓展到解决整个行业的数字化需求,为全省数字化转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整理)
专家点评
河南数字经济迈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赵西三
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重塑区域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逐渐迈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形态转型、产业赛道转换、就业创业渠道拓展、治理效能提升的主动力。
综合分析,河南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三个“加”的鲜明特点:一是数字经济要素加快集聚,突出需求牵引和政策拉动,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集聚、持续涌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水平与创新策源能力明显提升;二是数字经济赋能加深渗透,产业数字化向深层次演进,逐渐由消费、服务环节向生产、研发环节迈进,由单点突破、示范试点向面上展开、体系融合迈进,依托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数字经济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凸显;三是数字经济生态加速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加速完善,数字场景不断完善,数据价值加速释放,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积极性持续提升,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河南仍应突出把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重点构建产业体系、平台体系、场景体系,增强数字经济新优势。一是育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聚焦重点领域引进培育一批基地型、生态型、总部型数字经济项目,打造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二是聚平台,用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块链发展先导区等国家级平台,突出郑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引领带动,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引进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强化平台体系支撑;三是布场景,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依托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数字消费、智慧城市等,定期梳理发布可复制、可推广、带动效应强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企业和平台提供发展机会,优化数字经济场景体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整理)
相关推荐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 创新河南 | 创新为基起高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 创新河南 | “知产之为”引创新之源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 创新河南 | 凝聚科技创新力量 书写中原出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