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为此,大河网推出“凿出新时代的‘红旗渠’”系列报道,通过采访学生、教师、科技工作者等群体,展现新时代奋斗者不断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河南力量。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巍巍太行山上,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蜿蜒盘旋在悬崖峭壁之间,像永恒的旗帜,正在激励着我省科研人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创造新奇迹。
做科研要学红旗渠精神中的“敢”为人先
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先进仪器,缺少资金支持......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安阳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敢于修建红旗渠,靠的就是敢想、敢实现的勇气,做科研也是如此。
在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看来,搞科研就要敢想、敢实现、敢于否定自己。敢想,就是思想上不要有禁区。如果人为设限,先给自己套上条条框框,那永远不会有进步。
他举例说,当年小麦实现亩产超800斤时,有育种专家顺势提出要向亩产1000斤冲刺。现在看,这很正常,但当年就有人认为,这样的目标太激进,甚至永远不可能实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小麦亩产的纪录不断被刷新。
敢实现,就是不断地利用新办法、新技术。比如,小麦现在已和野草进行杂交,抗病、抗盐碱的性能大大提高。敢于否定自己,就是不断纠偏,通过自我否定来找到失败原因。
有专家认为,我国黄淮地区的小麦产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顶到了“天花板”,想要进一步提高产量是“难上加难”。
但茹振钢早在1998年就开始向“世界100年”没有攻克的难题——雄性不育系杂交小麦课题发起“冲锋”。
“头几年很多人劝我,这个难题全世界都无法攻克,你别浪费时间了。”但茹振钢最终坚持了下来。
经过十余年的改良和杂交,如今茹振钢育成了温敏雄性不育系BNS,成为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利用的热点,已配制出强优势组合4个,试种面积达2000多亩,比常规高产品种增产200~300斤。
“科技的魅力就是不断实现‘0’到‘1’的突破,从没有到有,这是原创,也是创新,而从‘1’到‘10’这是速度,这两个都要抓。”茹振钢说,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如果不敢想,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我们要发扬红旗渠精神,敢想敢做敢坚持,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
做科研要“敢”吃苦
苦战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喝米汤,睡石缝,天地为席,林县人民靠着一锤一钎、一锹一镐修成了长达 1500 多公里的红旗渠。
“课本上种不出高产试验田。”在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看来,做科研就不能怕吃苦。在小麦长达8个月的生长期里,郭天财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衣服鞋子常年沾满泥土。麦子种下了,他就往麦地里跑;麦子收割了,他就往实验室钻。
与田野为伴,以小麦为友。作为一名大学教授,郭天财每年有180多天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度过。看的是小麦,想的是小麦,人们送他一个称号:“郭小麦”。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郭天财带领课题组依据河南生态生产条件和小麦生长发育特点,集成了选用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河南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85斤提高到850多斤,比世界平均水平提高近1倍;河南省小麦总产由51亿斤增加到720多亿斤。
熟悉郭天财的人都知道,他衣着朴素,穿的皮鞋经常沾满泥土,就像一位地道的农民。拿他自己的话说:“因为经常要下乡,见到最多的是农民,这样的穿戴便于和农民打成一片。因为经常要下地,哪能天天擦鞋子,擦了也是白擦,干脆不擦算了。”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全球粮食供应链遭遇巨大冲击,粮食危机风险进一步增大。”郭天财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要把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继续坚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再创新佳绩、再有新作为、再做新贡献。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自力更生,在自然灾害严重、物资严重匮乏的大背景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靠勤劳的双手,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开山凿渠,充分说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红旗渠精神是创新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典范,更是咱们河南乃至全国的特有的精神标杆,我们未来的理想依然靠红旗渠精神引领。”科创工作者穆文斌说,作为一个技术研发工作者,他愿继续传承先辈们的精神,持之以恒地紧跟先辈的步伐,开拓创新、不惧挑战,发扬红旗渠精神,开发出更多大数据、混合现实等产品。以科技成果造福于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中国智造。
“当前,我国大豆的年进口量已超1亿吨,巨大的进口量、较为单一的进口来源使我国大豆产业极易受制于国外的大豆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卡脖子’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获得者矫永庆说,这就需要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大豆相关工作者,发扬红旗渠精神,突破技术封锁,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从机理等基础研究到品种开发,配套栽培措施创制、生产推广等全产业链进行创新,突破当前生产的瓶颈,从而解决大豆难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