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王清义: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南应这样“发力”

2023年01月14日18:4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如何发挥高校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强大助力,是河南省政协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长期关注的热点。

2023年河南省两会期间,王清义带来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支撑”的提案。

“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普遍与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王清义看来,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需要。高校也是河南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南应该怎么做?

在王清义看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校价值,助力河南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和策源地。我们要吸引高端人才扎根地方,结合河南政策,坚持因校制宜, 健全引才体系,全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务实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王清义表示。

“我们要鼓励毕业学子留在地方,主动宣传河南政策,强化与地方企业对接,积极营造浓厚氛围,让学生有充沛的动力、充分的意愿留下来。”王清义认为,应培养各类人才建设地方,成为河南人才供给的源头活水,成为河南振兴发展的强大助力,服务国家创新高地建设。

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王清义提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生力军,在立足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聚焦需求,紧扣特色产业需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打通“政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深挖河南现有资源,全力寻求科研突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如何强化“以文化人”?在王清义看来,高校是焕发城市活力的新高地,既是城市建设的文化象征,也是城市发展的微缩图景。

他建议,一方面要让大学的精神文化走出去,影响、感染广大群众,争当表率模范、引领社会风尚,为河南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驱动力。另一方面要让河南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走进来,全面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实现这一“愿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做了哪些探索?

“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获批黄河实验室研究基地,工程学科进入ESI 排名前1%,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60多项, 有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获批省部级平台45个……”提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所做的探索,王清义如数家珍。

王清义表示,为聚焦产学研用,打造服务发展“新引擎”,学校与信阳市委市政府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江淮校区 正式启动后,学校明确了江淮校区与郑州主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办学、 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模式。

“即以江淮校区为载体,围绕信阳市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传统产业高位嫁接,主动对接信阳市和罗山县产业发展需要,整合链接资源,加强成果转化,加快项目落地,实现产教融合、产才融合。”王清义介绍。

王清义提到,为聚焦国家战略,建设服务发展“新高地”,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对接政府和企业,融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如何让人才队伍“大”起来?王清义表示,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加大博士引进数量,使拔尖人才总量在人才总量中的比重显著增大,占比近 50%,实现三年博士倍增。2022 年学校全年引进博士161人,全职引进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刘俊国教授和国家杰青李伟华教授作为学术副校长,以引才育才形成的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释放。

“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对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期待前所未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这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王清义表示,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 矢志科研创新,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

 · 【两会声音】王清义: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南应这样“发力”

 · 【两会声音】省人大代表、驻马店移动总经理白钰:数智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两会声音】省政协委员潘伟斌:讲好黄河故事 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支招

 · 【两会声音】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有何新期待?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