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起源地,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大河网开设融媒专栏《“源”来如此》,沉浸式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让我们一起跟随“探源人”的讲述,从河南出发,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河网讯 可与美玉争辉的贾湖骨笛、纹饰独特的妇好鸮尊、栩栩如生的莲鹤方壶……你永远可以相信古代人的顶级审美。高颜值的艺术遗存,仿佛是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辰,绽放着永恒的光芒。这些史前艺术的瑰宝,展现出那个时代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许昌人”遗址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西部,是我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这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的遗址现场,接连发掘出45件珍贵的人类头骨碎片化石,成为1949年以来国内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最多的遗址。
一个“漂亮小鸟”的出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中国雕塑品,它的发现将中国雕塑艺术向前推进了8000多年。
2009年3月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了身长2.1厘米,高1.2厘米,厚0.6厘米的鸟雕。它是用均匀烧烤过的鹿角雕刻而成,整体颜色呈灰褐色,表面光滑,局部显示清晰的雕刻痕迹,鸟身线条简洁流畅、形态完美,距今1.2万~1.5万年,保存十分完整。
灵鸟翅膀部位线刻寓意羽毛,非常精致,足部前后两端刻有对称的凹槽,形成很平的底座。如果将鸟雕放置于水平面上,鸟雕可以平稳站立且能让它转动,说明当时人类已熟练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
灵鸟虽小,但它在考古学上的分量却非同寻常。
这只“漂亮小鸟”入选“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其艺术价值堪与世界级的艺术珍品媲美。
它栩栩如生,线条简洁流畅,形态完美,展示了古人类对自然形象的细致观察和高度模仿、创作能力,这种雕刻技艺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意识。
在古代,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鸟雕为研究当时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泱泱华夏,有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从不缺审美。中华文明的审美是没有特定方向的,它更像是生命之流的恣意流淌,既可化作百川浩荡席卷天地,亦可变为涓滴细流润物无声……
策划:魏剑 李铮
统筹:李敬欣 张培君
执行:娄恒 谢岚
文案:王紫仪 李东宝
出镜:李东宝
影像/制作:贺志泉
海报:胡瀚泽
特别鸣谢:许昌市博物馆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