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客厅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4年02月05日18:1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期《委员会客厅》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邀请到省政协委员、开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陈卫星围绕该主题答疑解惑。

主持人:陈局长您好,刚才我们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请您简要谈一谈提出这一论述的重大背景意义。

嘉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世界,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道德规范、价值体系和情感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伟力。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那么,从您的理解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嘉宾: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才能开放包容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侵蚀,筑牢强大精神防线,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汇聚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澎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借鉴、吸收过程中塑造而成的,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基因。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国共产党正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继续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保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当代文化创新的热情。

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民心和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交流交往交融的需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核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全民共同的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追求,具有强大的思想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注入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主持人:正如您所说,弘扬传统文化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您认为,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呢?

嘉宾:我认为,要持续加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力度、拓展维度、增强效度,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是突出自身优势。通过深入挖掘研究,发挥好四大古都、黄帝故里、殷墟、文字博物馆、二里头遗址等我省特有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博物馆、文化馆、中华民族共同体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空间,拓展宣传教育空间,发挥共同历史记忆的情感、认同和凝聚价值,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提升宣传教育效能。

二是聚焦重点人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应当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等重点群体,建设宣传教育人才队伍,结合主题教育、“五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提高全社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三是抓好重点领域。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宣传教育体系,重点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所,打造宣传教育资源共享载体,整合学校教育、家庭养育和社区涵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注重发挥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田凯中/主持 刘杨/文 李彤/视频)

  相关推荐

  ·委员会客厅丨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困难与挑战?

  ·委员会客厅丨河南如何走出以文兴业新路子?

  ·委员会客厅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委员会客厅丨扛稳粮食安全生产重任、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河南如何发力?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